昨天談及過應急計劃是財務策劃之中其中一個重要環節,私人的儲備可以是應急計劃的其中一個方式,當遇到突如其來的事件,需要使用財務資源去解決問題之時,私人儲備便可作為應急之用。
按一般的建議,儲備的規模最少要能應付6個月的生活開支。
但在某些情況之下,儲備也未必足夠,可能需要一些備用信貸去支持,例如突然遇到意外或急病,需要住院療養,如果不是使用政府醫院服務的話,費用會很昂貴,有時6個月生活開支的總額,也未必足以應付私家醫院的昂貴收費,此時如果有些備用信貸,便可以應付難關。
透支戶口勝在靈活
如果要選沒有抵押的備用信貸,首選會是透支戶口。
除了每年要支付戶口年費外,透支戶口的利息計算是只計算真正動用的金額,如果一分錢也沒有使用,那麼便不會有利息支出。
以這種收費方式,最適宜作為應急策劃之中的備用信貸,而一般的透支戶口,普遍收取的利率是P+2%至6%不等。
另外一種常見備用信貸方式就是信用卡。
有時身處外國,就算香港銀行戶口內有很多儲蓄,在外國也不能即時使用,但信用卡就可以。舉個例子,如果身在外地,突然有需要使用外幣,但本身帶備不足現鈔,剛巧又碰上交易是不收信用卡的話,便可以到相關的櫃員機,使用信用卡提取外幣現鈔應急。
作為應急策劃方式之一,信用卡的確有一定作用,但要小心的是,信用卡的利息成本相當高,不宜濫用。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