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納入下月全國人大會議議程的《物權法》,被視為內地立法保護私有財產的重要步驟,但近期被指為「違憲」而擱淺。內地五十多名著名法學專家上周六在北京舉行研討會,力撐《物權法》辯護,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江平等強調,《物權法》堅持對公有財產和私有財產的平等保護,立法不能再倒退。
《物權法》的研擬經歷多年反覆,全國人大常委會曾先後四次審議,去年七月該法草案還曾公開向全國各界諮詢意見,有望提交下月的人大會議審議通過。但去年八月,北京大學法學教授鞏獻田在網上發表了一封致中央的公開信,批評《物權法》草案「背離社會主義基本原則」、「違憲」。從此,形勢急轉直下,原本要在去年十二月提交人大常委會審議的《物權法》草案被抽起,並被排除在今年兩會議程外。
支持改革 學者集體發聲
《物權法》的爭議,與內地學界近一年來關於改革的爭論有實質的關聯。多位參與《物權法》立法的內地法學家曾直指鞏獻田教授的公開信是「上綱上線」,亦有經濟學者直指中央決策出現「方向性問題」。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召開的名為「物權法與和諧社會建設」的研討會,是內地支持改革的學者近期最大規模的集體發聲。
雜燴立法 倒不如不制訂
鞏獻田的公開信曾提出:「乞丐討飯棍和百萬富翁的豪宅能平等保護嗎?」但在上周的研討會上,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王衞國教授指出,即使是行乞,也有規則。這也是一種秩序,沒有這種秩序乞丐也無法生存。至於百萬富翁的財產是合法所得還是非法所得,這不是民法、《物權法》解決的問題,不要把一切問題都堆到《物權法》的頭上。
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江平在會上則大聲疾呼:「如果一部《物權法》體現不了科學精神,誰的意見都寫進去,那是甚麼《物權法》?倒退式的《物權法》,我不贊成!」江平認為,《物權法》的制訂受到了兩股相反力量的拉動,有的修改是進步的,有的則是倒退。如果最終推出的是雜燴式的、倒退式的《物權法》,這樣的法律還不如不制訂。
北京《中華工商時報》/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