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會:新中國的品味

三十會:新中國的品味

翻閱英國建築理論家李奇教授(NeilLeach)2004年的著作《中國》,文中總結二十世紀是美國年代,美國人引領了資訊科技革命,率先征服太空,跨國企業滲透全世界,領導了大眾文化電影音樂,建立了以美國為中心的世界經濟秩序。到了新世紀,李奇教授斷言:「中國就是新美國。」
中國正在塑造新的社會經濟秩序,而且不惜工本打造新中國文化品味。我不了解李奇教授心目中的「新美國」是褒還是貶詞,或許我們可以從北京奧運建築看看新中國的財力和文化品味。
2008年北京奧運建設規模約5000億港元,是近代最大型的民用建設項目,內容包括舊區清拆重建、公路基建、商廈酒店、通訊科技開發、奧運場館和選手村等。世界各地的建築師都希望從中分一杯羹。中國奧委會舉辦多次國際建築設計比賽挑選「合適」的設計。當中最為注目及具爭議性的項目包括游泳館——水立方(WaterCube)、國家體育館——鳥巢(Bird`sNest)、中央電視台大樓(ZCrisscross)和大劇院——蛋殼(Eggshell)。

游泳館建造價逾7億

游泳館——水立方(WaterCube)設計概念來自「番梘水泡」。最新的科研報告提出無秩序的「番梘水泡」可以填滿立體空間。建築師以此作靈感提出模仿「番梘水泡」的結構作為游泳館的立體結構,二萬多條長短不一的鋼鐵組件連接起來變成游泳館的四面外牆和屋頂,鋼鐵組件之間的不規則空間,用先進的半透光立體軟膜填滿以防風擋雨。佔地五萬平方米的游泳館遠看像一塊湖水色的方形馬蹄糕(請恕我無法想像到更優雅的形容詞),因此名為水立方(WaterCube)。可以想像,陽光穿過外牆和屋頂令室內空間有如水底般的光影效果。游泳館可容納六個世界級標準泳池,17000個座位,建造價約7億5000萬港元。
明天續談另外三座建築。
梁喜蓮
建築師
www.30sGrou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