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阿扁不是跛腳鴨 - 盧峯

蘋論:阿扁不是跛腳鴨 - 盧峯

雖然台灣總統陳水扁先生在近期的選舉中連番受挫、雖然不少人包括中國政府以至美國政府部份人士都把陳水扁先生視為「跛腳鴨總統」,但從今次廢除國統會及國統綱領的爭議來看,陳先生的政治能量特別是「製造麻煩」的政治能量實在是不能低估的、實在不能等閒視之。
國統會、國統綱領是在前總統李登輝時代成立及制訂的,可是自從成立以來,國統會基本上是一個空頭衙門,既沒有甚麼實質的工作,更不要說對促進兩岸統一有甚麼成果了;而到陳水扁先生及民進黨上台後,國統綱領固然沒有人再提,國統會更變成一個每年預算只有二百多港元的「紙板機構」。偏偏陳水扁先生卻能把這樣一個「紙板機構」變成一顆政治炸彈、變成一個重要議題,把美國政府弄的團團轉、把中國政府氣的七竅生煙,像這樣的政治能量、像這份製造麻煩的能力,橫看豎看都不像是跛腳鴨吧!
當然,美國政府及中國政府對陳水扁廢除國統會及國統綱領反應強烈不是因為他們看重這個「紙板機構」,而是因為他們憂慮陳水扁先生借機會朝台獨邁出一大步、而是擔心陳水扁先生單方面改變台灣的政治地位,令兩岸局勢走向無可挽回的局面。但只要看清楚兩岸的政治格局、只要看清楚國際形勢、只要看清楚台灣的政治生態就可以知道,不管是陳水扁總統或民進黨政府都沒有能力改變台灣目前不統不獨的現狀。
誰都知道,台灣能繼續保持現狀、能繼續跟中國大陸維持分治局面,美國的支持、美國的保護是至為重要的,這包括軍事及外交上的支持、包括提供必要的防衞武器等。若果台灣當局片面改變現狀激怒美國,美國的支持、美國的保護便會隨之而消失,台灣便會處於孤立無援、難以自保的境地;即使是最醉心於台獨、頭腦最發熱的政客也不會笨的去觸犯美國的禁忌、也不會笨的要從實質上改變台灣的地位。

此外,台灣的民意、台灣的政治勢力依然是以維持現狀為主流、依然是以不統不獨及避免兩岸交惡為主流;即使陳水扁總統及民進黨政府希望在推動台獨上加把勁,他們也不可能得到立法院的支持、也不可能得到其他政黨的支持、也不可能通過各個政治及憲制關卡;最終台灣依然會維持着不統不獨的平衡狀態。換言之,陳水扁先生及民進黨政府目前能做到的只是製造一點噪音、製造一點不方便,對兩岸關係的格局卻不致有實際性的影響,北京方面實在不需要對陳先生及民進黨政府的小動作作出強烈反應,更不應因此而放棄推動兩岸交流、放棄改善兩岸關係的努力。
其實,北京當局更理想、更進取的做法是在不預設先決條件的情況下開展跟民進黨以至陳水扁先生的溝通、開展跟民進黨以至陳水扁先生的對話。應該看到,陳先生跟民進黨之所以在兩岸關係上不斷搞小動作,除了因為他們有強烈的台獨傾向外,更因為他們完全被排除在兩岸對話之外、更因為他們在兩岸溝通中被邊緣化;於是陳先生及民進黨方面只好千方百計發出噪音、千方百計搞出種種小動作,以顯示他們是一股不可忽略的力量。若果北京當局繼續當陳水扁及民進黨「冇到」,繼續把他們拒諸於溝通的大門外,那他們在未來只會製造更多噪音、製造更多麻煩,這些噪音及麻煩即使不致引發衝突,也將令兩岸關係難以全面解凍、難以全面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