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剛公布新財政預算案,標準普爾亞洲主權及公共融資評級董事周彬表示,本港重新錄得盈餘,反映財政政策管理得宜,地產市場復蘇。不過,正如當局指出,目前收入組合未達理想,有需要擴闊稅基,該行認為未來本港的信貸評級調整,取決於財政賬目能否進一步改善、擴大收入來源及控制支出,減低財政賬目的不穩定性。
去年7月標普調高中、港外幣主權評級,本港外幣長債評級從A+升至AA-。周彬認為賣地相關收益較為波動,像最近地產市場放緩,有關收益對政府財政收入貢獻將成疑。
港府收入組合未達理想
標普估計,未來本港經濟增長會回復至4至5%水平,鑑於公共開支的增長,如人口老化、保健及教育等需要,政府支出增長壓力將會持續,有需要拓闊中長線財政收入,但開徵銷售稅並非唯一方法,該行亦無意揣測何時實施。
亞洲區共有19個國家獲標普給予主權評級,他指出區內主權評級趨勢是朝正面發展,特別是中國、越南等國家有上升潛力,去年度區內有4個國家獲調升。
至於近期發生政變的菲律賓,標普上月底將其評級展望由「負面」升為「穩定」,他說該行會密切注視當地局勢發展,除非不明朗局勢令原本已改善的財政狀況受損、財政政策不能施行,或貨幣披索貶值等,屆時菲國的評級可能有負面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