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石價高,買得不痛快,乾脆留在澳門天天買陶瓷,待三月中旬,再到福州幾天去取回雕好的寶貝。
剛開始,還是買瓷瓶,買陶罐,買一隻手能提得走的,迄今買了三十個,暗想:「看膩了,可以當大禮送人。」然後,越買越精,越買越重,是兩個人才抬得動的大甕大罈了。新居沒入伙,一晃眼,竟住滿了缸瓦!錢,花了,值得的,陶瓷這門學問,算是摸到一撮皮毛。這個景德鎮來的展銷會,在士多鳥拜斯馬路,離二龍喉公園不遠,在海富花園樓下,每天展到深夜十二點。從石頭店走過去,還不用十五分鐘,看不厭,因為舊的賣掉,有新的補上,展品,恐怕上千件。新派的,仿古的,什麼茶葉末、釉中彩、無光黑、燈光瓷、禮花釉
……名目紛繁;可惜展期無多,要看,快去看。
我跟「景德鎮陶瓷收藏協會」的副會長徐超特別投緣,徐老弟年輕有為,而且有學問,難得沒半點大陸「黃金周」的賣相和習氣。有一個彩陶蒜頭瓶,釉色在窰中變幻,從瓶頂往下看,像描上去的一朵盛開火百合,大概塗料在千多度高溫下散落如煙火,可遇,不可求,得名「禮花釉」;再看那些模仿的,做壞的,得其形而缺其神的,馬上長了見識。要掌握一門玩藝,不能沒有實物;學看田黃,面前,最好有幾十件質色不同的實物對照;學玩陶瓷,難得徐老弟也肯這麼教我。
我買的其中兩件最貴的陶器,都是饒偉華做的,一名《小憩》,玫瑰色的蘆花,三隻青花鷺鷥在蘆葦叢裏,就鳥頭一捺鮮黃;二鳥相依,一鳥扭頭回望,簡直就是一段黯然的三角戀,清絕,雅絕,也淒絕。一叫《山花爛漫》,一隻大公雞入了花叢,也是青紅黃三色,疏密有致,留白,留得特別漂亮。饒偉華是高級工藝美術師,作品多讓國內外美術館珍藏,這釉中彩,聽說不容易做好,要燒兩次,每次火溫不同,徐老弟講了細節,我忘了大半,只記得他說陶瓷名品還有什麼鱔魚黃、美人醉……我不好古董,偏重秀美的現代陶藝,聽着,只想直飛景德鎮,也搜些珍罕的小東西回來;石頭店,早晚變缸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