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擬立法監控短訊

京擬立法監控短訊

中國信息產業部電信管理局副局長王秀軍上周二透露,當局近期將公布《手機短信(港稱「短訊」)服務管理辦法》。消息引起國際傳媒廣泛關注,「德國之聲」報道,這個法規的出台將意味着中國最後一個自由媒體也被納入檢控體系。

手機用戶須真名登記

中國目前有三億九千萬個手機用戶登記在冊,其中約二億人是預付費用戶,即沒有登記身份,而去年經手機發出的短訊超過三千億條,被稱為繼報紙、電台、電視台和互聯網之後的「第五媒體」。
「德國之聲」的報道稱,中國當局正制訂世界上第一個控制手機短訊的法律,內容包括手機用戶須用真名登記。當局雖聲稱此舉目的是為監管欺詐性的短訊,但歐美傳媒關注其背後控制社會訊息傳播的意圖。
報道指出,中國政府感到,在它的國土上,至高無上的資訊控制受到了威脅。愈來愈多中國人通過移動電話相互傳播環境污染、社會抗議等事件,宗教福音、政治的或色情的笑話也愈來愈多地乘着短訊的翅膀飛翔。
據報道,中國計劃推出的短訊規定,參照了互聯網管理辦法。中國互聯網門戶網站去年已開始要求聊天者和用戶實名登記,目的自然是在需要時可以查到是誰寫的。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