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公布,本來是「經濟民生」的議題,無端政治化,行政會議失控而事前紛紛洩密,減稅不足,即有「曾蔭權把掌聲留給自己」之定性,加上劉細良事件,行政會議內部親中人士公然抗逆,謠言心戰、叫陣指罵,倒曾亂港,破罐破摔,內耗內鬥,拼個魚死網破,中國式糞醬政治,又創新篇。
如此則「強政勵治」難顯,「穩定和諧」無從,而始作俑者,正是北京的「中央」。當初人大「釋法」,硬把明明五年任期曲解為兩年;前董舊部,也一個都不准換,中國政府直接為曾某製造了一個政治紛爭不斷的惡性政治生態環境。
曾蔭權有高民望,已經是奇迹,但親中派盛傳:「中央」說「民望高也不行」,必須「幹出政績」,實在是相當風趣。
當曾某平撫泛民主派之際,輪到親中派眼紅而給曾某設絆馬索、西瓜皮,當曾蔭權微跌一跤,泛民主派即又起而圍攻,還有地產商喧嚷、傳媒批評,此等中國式劣質政治環境之中,連上帝耶和華下凡,也做不到「強政勵治」。
又碰上中國即將召開十七大,高層權鬥白熱化,三月「兩會」前哨戰在即,親中派放出「廖暉辭職說」(此等流言,必來自自稱與「中央」有天地線的「愛國」陣營自家人,而不會是泛民主派),矛頭直指小曾在中南海的「保家」,特首的連任戰,一旦與中國高層政治權鬥掛上了號,必然波濤詭譎,鬼影幢幢。
「兩會」只是前哨戰,親中派北上打報告,自是一片忙碌,除非胡溫曾等其中至少一人被迫公開高調挺曾,親自接見,拍一兩張十指緊扣的親密合照,否則三月之後,六月選委會改選,又輪到泛民全線搶攻,特區「政治化」之廝殺嚙咬,混戰之狀,更為觸目驚心。
任何人做特首,陷入此一中國式的權鬥怪圈,都不可能有「政績」。中方如果想曾某實現「強政勵治」,只有一個辦法:馬上宣布:二○○六年只容許曾某一人參加特首「選舉」,除此其他任何人,「中央」絕不考慮。反正一人競選,自動當「選」,已經幹過兩次,包括親中派在內,香港許多人對於這種「帶有中國特色」的「選舉」,日漸習慣,日漸「感覺良好」。中方一天不表態,則特區今年一天不可能「和諧」。
縱有雷里耶夫的一身舞藝,給他戴一身鎖鏈,再放出一群狼犬圍嘷追咬,然後着其跳一齣《天鵝湖》,請問該如何跳法?本欄絕不偏幫任何人,也不針對任何政黨,今日只是想理性客觀地請教各方高明,問一個普通常識範圍內的問題,包括對本港芭蕾名宿王仁曼、毛妹、張天愛等女士:戴上一身銬鐐,給你三十分鐘就完場的時間,如何跳好一齣《天鵝湖》?
《天鵝湖》如果跳不成,也不要緊,香港人且換一個「文化角度」,各自「擔櫈仔」,好好欣賞一台「扭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