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沙廣場 起義聖地

藝沙廣場 起義聖地

藝沙(EDSA)其實是馬尼拉東部的埃皮法尼奧.德洛斯桑托斯大道(EpifaniodelosSantosAvenue)的簡稱。這條日夜都車來車往的大道,兩旁布滿大廈和巨型廣告牌,既是菲律賓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也是該國「人民力量」的象徵。
藝沙建於一九四○年,原名「南北環路」,二戰尾聲時美軍從日軍手上奪得,改叫五十四公路,一九五九年改用現在的名字,近二十年更多了一個別名,叫做自由公路(FreedomHighway)——兩次人民起義推翻兩個總統,都以這裏為舞台,在菲律賓近代歷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接近兩個軍營

其實藝沙遠離總統府和國會這個政治權力中心,並非舉行反政府集會的理想地點,但二十年前首次「人民力量」在此發動,卻是順理成章的事。
當年馬尼拉樞機主教辛海綿(CardinalJaimeSin)號召民眾到接近兩個軍營的藝沙集會,結果軍隊違抗鎮壓示威者的命令,馬可斯政府不久就倒台,藝沙因此成為人民力量的象徵,更在十五年後,再次成為彰顯人民力量、推翻另一個獨裁者埃斯特拉達的地點。 美聯社

大馬尼拉地區的軍營,有大批軍人增援。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