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學生在○二年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中成績位列第一。一項跟進研究顯示,港生高分之謎,在於本港有較平等的教育機會,尤其是本港學校偏重富裕學生的情況並不明顯。不過,研究的學者提醒港府,要留意直資學校收生有否出現偏重富裕學生,並建議當局為直資學校制訂取錄貧富學生指標。
中大教育心理學系教授趙明明和城大經濟金融系邱穩財博士,利用○二年PISA成績作進一步分析。在學校所獲資源是否平均方面,本港學校排第十九位,但以分數計則只是略高於排第一位、學校資源最平均的南韓,該國學生在PISA中的分數平均為五百四十二,僅次於香港學生。
盧森堡學校「白鴿眼」
研究亦顯示,港生不論貧富,都可入讀同一學校;貧富分野明顯的國家,其學生在PISA的成績則偏低。同樣研究亦指本港學校對貧富學生的教導無明顯分別;歐洲盧森堡的學校,在對待學生上十分「白鴿眼」。趙明明表示,正研究直資學校因要收取學費,收生時有否出現貧富學生機會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