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老師因壓力而選擇了不歸路,很是心痛。無論「壓力」是來自何方,實在不值得放棄寶貴的生命。現代人生活緊張,不自覺地都把所有感情及注意力傾注於單一事情上;若是遇上逆境,如走在失業邊緣或情感遭受創傷時,便會全然崩潰。
近日身邊事情像是不能得心應手,幸好小妹是「阿Q」一名,不如意時總能自得其樂,把令自己開心的事情都寫下來,例如:去看一場音樂會,沉醉樂韻中;做一場激烈運動,使筋疲力竭;到郊外「兜兜風」,享受風馳電掣的快感;收到期待已久的電郵,那喜孜孜的感覺;與良久不見的朋友緊緊擁抱,那非筆墨可形容的溫馨;能勇敢面對無奈的感情時,那悠然自得的胸懷;想起背着大提琴四處穿插,把物件通通掃倒的趣怪情景,噗嗤的笑出來……每每寫了一半已豁然開朗。在日常生活中找出快樂的小事,是非常有效的「情緒管理」。
面對逆境也欣然
從佛學的角度去理解,眼、耳、鼻、口、四肢及大腦意識等感官,是左右人情緒的關鍵。東方的宗教教人控制內心的信念,從不開心的片段中抽離,排遣負面的情緒;西方的心理學亦有類似的建議,佛洛依德認為暢所欲言、遊玩及休閒娛樂等尋常小趣,都是調節情緒及紓解怒氣的好方法。
音樂巨匠莫札特經常出入皇宮,見盡奢華生活,但卻一貧如洗,連買柴生火的錢都沒有,寒冬只能靠跳舞取暖,一邊跳舞,一邊欣然面對逆境,把憂愁化成快樂之源,因此他的作品盡是充滿歡樂氣氛的舞曲。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懂得把負面的情緒轉化為正面的動力,把不開心的遭遇和壓力當作歷練,生活定必輕鬆得多。寄語老師們不要氣餒,輕裝上路,細味春風化雨的意義。
李昕
人力資源管理
www.30sGroup.org
讀者如有任何意見或報料,歡迎發送電郵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