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梵建交是中國宗教擺脫政治枷鎖邁向自由的象徵,剛獲擢升為樞機的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透露,去年曾致函教宗本篤十六世,就中梵關係表達意見,他說期望日後能成為教宗特別顧問,在中梵建交談判中建言,並期望兩國可在○八年北京奧運前正式建交。 記者:羅偉光、張嘉雯
中國對陳日君成為樞機未有強烈反應,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昨表示,中國天主教會一貫主張不干預政治,並說注意到梵蒂岡委任陳日君為樞機,他相信香港天主教界珍惜及維護香港社會穩定,發展和諧,至於中國與梵蒂岡的關係,中國的立場並無改變。
獲教宗親覆五行字
陳日君昨在教區副主教陳志明及總務長康建璋陪同下舉行成為樞機後首個記者會,記者集中問他對中梵關係的意見。陳日君透露,去年到梵蒂岡公幹時,由於很想表達意見,故以意大利文撰寫了一封長達七頁的信予教宗,表達對中梵建交的意見,他沒有說明信函內容,僅說教宗親筆回信「五行字」感謝他建言。
陳日君坦言希望能參與建交討論,他說兩國建交阻礙並非僅涉及台灣與梵蒂岡斷交及任命主教權力,相信要一步一步進行「唔會太快成功」,他對此時而樂觀時而悲觀,期望談判能在○八年北京奧運前完成。
他又說,雖然不能直接參與談判,但希望成為教宗特別顧問,「教宗會重視中國人嘅意見,因為需要我哋提供中國情況嘅資料。」
北京沒發負面訊息
樞機有協助教宗管理教廷事務之責,陳日君昨稱他日後留港還是到羅馬工作,一切服從教宗指派。至於他批評北京的言論會否妨礙建交,他說未聽到中國對他擔任樞機有負面訊息,相信中國欣賞教宗的決定是友善的表現,目前難言關係如何,因為「雙方面都比較被動。」
台灣天主教主教團團長單國璽向本報表示,陳日君非常關心及了解中國,是輔助教宗的適當人選,他又說台梵斷交影響不大,「信仰不是建立在外交之上,沒有邦交,也可以有教會,維持我們的信仰。」澳門教區主教黎鴻昇則說,期望陳日君任樞機後,對中國教會更有貢獻及影響力。
中梵建交意義重大,台灣文藻外語學院國際事務系客座教授梁潔芬指兩國建交,象徵中國放寬宗教自由,相信言論自由、公民自由等基本人權也會隨之改善。短期而言,陳日君留港能肩負中梵橋樑角色;長遠而言,到教廷工作效果更大,「教宗身邊只有陳主教最熟悉中國,肯定係教宗喺呢方面最重要嘅顧問。」
促進中國宗教自由
香港教區聖神研究中心研究員林瑞琪稱,以他了解,中梵建交談判在未來一年應較有進展,促成中國宗教自由是梵蒂岡建交目標,成事對中國民主發展及人權狀況也有幫助。
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陳家洛則稱,中國人權狀況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建交可以創造一個較自由嘅環境畀神職人員,但傳道未必可以直接改善人權狀況。」
本身是天主教徒的行政長官曾蔭權,昨晨如常到教堂祈禱,他說希望陳日君升任樞機有助改善中梵關係,「作為天主教徒,我為呢件事興奮同高興,我相信陳樞機會為中梵建交努力,會為香港所有天主教徒及內地天主教徒償咗呢個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