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環球主要股市回報平庸,而新興市場的回報則可觀得多,令進取的投資者皆趨之若鶩。
然而,每當談及新興市場時,許多投資者都會只將注意力集中在有「金磚四國」之稱的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而忽略了中東、南非等其他潛力同樣優厚的市場,因而錯失了不少為投資增值的機會。
事實上,「金磚四國」的市值,僅佔摩根士丹利環球新興市場指數當中的3成,假如投資者希望盡攬新興市場範疇內不同國家、不同行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增長潛力,就應考慮選擇一個投資領域更為廣闊的環球新興市場組合。
積極改革 經濟大進
再者,中東及南非等地區亦往往可提供更多突出的增長良機。這些市場通常較鮮受投資者注意,卻大多正在進行大規模的結構性改革,致力推動經濟擴張,甚至可間接因「金磚四國」經濟體系迅速增長而受惠。
舉例說,南非便是一個滙集大量優質企業的冷門新興市場,其經濟更正因結構性改革而得益。過去十年間,南非一直致力促進黑人參與經濟發展的機會,並制訂「賦予黑人經濟權利」(BlackEconomicEmpowerment)的政策,因而造就新興黑人中產階級的崛起。此外,近期利率及通脹雙雙下降,亦帶動消費者實質可動用收入增加、資產價格上升及信貸成本大幅下降。南非股市在過去5年一直跑贏中國和印度,目前估值仍維持在合理水平。
另一新興市場黑馬的中東,在資訊及生物科技範疇方面不斷取得創新發展。與此同時,中東地區亦滙集眾多管理完善的服務或貿易相關企業,以及可提供廣泛增長機會的銀行股,投資良機可謂比比皆是。
以埃及電訊公司Orascom為例,它是中東、非洲及巴基斯坦最大及業務最多元化的蜂窩通訊網絡經營商,在全球增長最快的電訊市場上,擁有高市場滲透率,2004年用戶增長達88%,收入和溢利更分別大增93%和178%。截至2005年底的過去兩年內,Orascom的股價已大升690%,跑贏環球新興市場指數逾630%(見附圖)!
投資策略方面,專家在研究較冷門的新興市場時,會致力了解個別股票的回報來源,以及預期回報所附帶的風險,並以多項互不相關的持股組成投資組合,旨在減輕整體波幅。此外,個別公司的回報亦會來自與本身有關的特定因素,例如與競爭對手相比的市場佔有率、管理質素、生產效率或股值等,而不涉及一些影響眾多股份的共通因素,例如商品價格趨勢或全球需求周期;投資組合包含這些股份愈多,風險就愈分散。
崔永昌
JF資產管理投資資訊總監
(www.jfa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