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只看過上周NBA「入樽賽」的精華,均會驚訝於本屆「入樽王」尼特羅賓遜的身高及超乎常人的彈跳力;但看完整場比賽後,卻會驚訝於評判完全無視尼特成功前要嘗試多次,而依然給予高分,令球迷質疑賽會做出類似偏幫的行為。
其實,明星賽只是NBA球員的「showoff」,一向強調娛樂多於實質。美國人愛造話題,否則何來跳過NBA歷來最矮的「入樽王」成為「第二最矮的入樽王」?生活以娛樂行頭,是美國人愛「真人show」的性格。「矮仔入樽王」能成為傳媒焦點,鼓勵我們此等「凡夫俗子」,豈非更富娛樂性?
NBA造勢實在成功,並力證矮仔都可以打籃球,還有所成就;既然如此,又有誰會認真思考賽事造馬與否?
與最矮入樽王一樣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