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二三線銀行 併購趨活躍

內地二三線銀行 併購趨活躍

【本報訊】標準普爾昨首次發表「中國50大商業銀行」研究報告,標普亞洲區主權、國際公共融資及金融服務評級董事周彬表示,隨着中國銀行業趨向兩極化發展,實力較弱的二、三線股份制商銀及城市商銀,將在中央及地方政府鼓勵下,出現併購整合,藉此爭取生存空間,他預計城市商銀的數目將逐步減少。
雖然不少城市商銀牌照規定,經營範圍只限於個別城市,但標普大中華區金融服務評級董事曾怡景表示,部份城市商銀只要達到股份制商銀水平,便可向監管機構申請跨區經營。
內地銀行業是標普在亞洲區內,唯一給予「正面」展望的地區,其他區內銀行業展望均為「穩定」,他續說,內地銀行的盈利能力已不斷改善,但整體上與國際標準仍有距離,當中又以改革的大型商銀,盈利能力最佳,非上市的全國性銀行則表現最差,特別是受到前年度中國光大銀行錄得巨額虧損所拖累。

拓展海外力度加大

中國銀監會日前列出新辦法,總資產在100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中資商銀,可收購、入股或設立境外機構,被問及此舉是否意味將有更多中資商銀「走出去」,曾怡景未有特別評論中銀監的新例,只表示中資銀行在本港投資已有前科,但海外業務規模不及內地,他相信日後中資銀行將進一步透過海外擴展,令業務更多元化,但估計短期內不會出現大型海外併購,在擴展過程中,內地銀行都要避免過份勇進,以免重演霸菱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