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批評為曾蔭權連任鋪路<br>大幅「泵水」解醫管局財困

議員批評為曾蔭權連任鋪路
大幅「泵水」解醫管局財困

【本報訊】年年財赤的醫院管理局,終獲政府「泵水」解困。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昨日表示,為改善醫管局的財政狀況及因人口增長的需求,當局不但把去年一筆過給予醫管局的六億五千萬元撥款,轉為經常性撥款,未來三年更每年遞增三億的注資,即未來三年合共注資十八億元。醫療界普遍認為,撥款是為特首曾蔭權連任鋪路,未來十多個月都不會大幅增加醫療收費及推行融資,所以必須增加對醫管局的撥款。
唐英年指出醫療開支及融資是長遠要解決的問題,當局正就融資進行研究,並會考慮向購買醫療保險人士提供扣稅優惠,他強調「呢個係長遠問題,政府唔能夠掃落地毯唔理。」
醫管局將獲二百七十七億元撥款,較去年上升百分之零點八,醫管局主席胡定旭對政府「大力支持」喜上眉梢及感到鼓舞,未來三年分別獲增加三億、六億及九億元撥款,可望紓緩局方的財困,撥款可用於改善服務及處理醫護同工不同酬問題。今年近七億元赤字則應未能完全填補,故局方仍會盡力開源,望在一年內以賣廣告及增加私家服務來增加收入。

批評推遲進行醫療融資

醫療團體及立法會議員批評,當局在醫管局多年來「喊窮」下,今年才增撥款項,反映曾蔭權政府在過渡期為民所向,不會推出醫療加費及融資,才如此厚待醫管局。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批評,政府為過渡而推遲推行融資,「係飲鴆止渴,將迫切要做嘅融資問題掃落地毯底」,他笑言難怪醫管局候任總裁蘇利民有信心三年滅赤。
醫療改革關注組召集人黃以謙醫生稱,政府應即時推行醫療保險扣稅優惠,鼓勵市民多用私家服務,才能維持本港醫療開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佘達明歡迎增撥資源,指可改善士氣,但未能處理長遠開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