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隆地產(101)受惠於新會計準則,中期業績微升,若不計新準則的影響,則減少45%,差距很大。
截至去年底止的半年,恒隆地產盈利16.15億元,增加0.7%,每股盈利43.9仙,下跌8.3%,是去年增發新股所攤薄,每股中期息13仙,與上年相同。
該盈利包括投資物業重估增值,與扣除相應的遞延稅項後為7.355億元,即業務盈利只有8.8億元,較前減少7.23億元,每股盈利應為23.9仙。
業務盈利減少,是物業銷售顯著下跌,期內只售碧海藍天住宅299個單位,平均每方呎4800元,營業額10億元,較上年減少74%,獲分類業績2.45億元,較前減少81%,碧海藍天是中價樓,上年所售的包括君臨天下的貴價樓在內,因而期內的利潤率由33%降至24.5%,租金毛收入增加9.5%,分類業績則增10.2%。
行政支出增8.3%,其他收入由2290萬元增至1.49億元(包括利息收入8880萬元),財務費用增85%至1.867億元,上海合營公司業績增263%至4360萬元。
恒隆地產已完成君臨天下、碧海藍天及浪澄灣三項住宅,待售單位約3000個,但策略並不急進,只是善價而沽,據報若全部出售,可套現300億元,而何時出售,則視樓市而定。
除上述待售樓盤外,本港再無土地儲備,而近期於內地則持續購入土地,位於天津及瀋陽,而洽購濟南土地,仍待落實。3個地盤均計劃興建購物商場及商業物業,總面積430萬方呎,將作投資用途。
待售物業利潤高
於上海,恒隆廣場第二幢寫字樓87萬方呎,於今年底完成,將提供相當租金收入。
市場曾憧憬分拆投資物業為房產信託基金,已作否認,近期亦曾參與競投地鐵上蓋物業發展權,但未成功。
就恒隆地產條件看,因手頭待售物業存在相當利潤,應有相當潛力,而銷售策略不明,亦未增購本港土地,目標已移至內地的投資物業,本港待售物業售清後,將無售樓貢獻,即使內地租金大增,業績也相差頗大。目前難料全年業績,PE難估,但相信股息維持50仙或以上,現價13.65元,息率3.66厘,近期由高位已調整11%,相信下跌風險不大。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