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年度財政預算案已是事先張揚的「審慎」預算案,估不到真的如此審慎。當然,不難理解財爺有此安排,因為沙士一役後,已證明了世事無絕對,花無百日紅,即使市場預期今年香港經濟會有不俗的增長,但萬一外圍轉勢或禽流感殺到埋身,亦不至於倒瀉籮蟹,所以此預算案尚算「合格」,但尚有不少可改善的地方。
我個人認為,今次新預算案並未有明顯照顧到中產的需要,即使是供樓利息扣稅期限由7年延長至10年,對中產一族都只是杯水車薪的措施。另外,建議減低薪俸稅邊際稅率,將第二個、第三個及最高邊際稅階的稅率降低一個百分點,即由現時8%、14%及20%分別減至7%、13%及19%,雖然估計有接近四分之三的納稅人受惠,但對於中產人士,實際的受惠其實不多。平心而論,目前於香港做中產都頗苦,香港經濟好時,付稅付多些(以負擔能力來比較),但經濟持平或處於調整的時期,所享受的福利有限。幸好這一群經濟動力慣了自力更生,所以政府未施予援手,對他們亦影響不大。
上石化條件勝儀征
當然,沒有甚麼驚喜的預算案,對股市當然不會帶來甚麼刺激,不過,大市雖欠方向,但國企仍然令投資者如癡如醉,單是一隻國壽(2628),表現已極為矚目,此股已升穿早前訂下的9元目標價,有貨者仍可繼續持有,短期內有機會上試10元水平。除了國內金融類股當炒外,石化類股份仍續炒私有化,繼上周建議投機性買入的上石化(338),昨日另一隻儀征化纖(1033)亦急升7%。石化股私有化差不多已肯定,只是時間的問題,除上石化外,儀征化纖亦是很大機會被私有化的一員。
中石化(386)最近提出私有化內地4家A股公司,全部都是以較資產淨值高逾100%的溢價(最高更逾140%)來完成,若計儀征以此價值被私有化,股價仍有值博空間。儀征資產淨值約2.1元,若以100%溢價計算,儀征被私有化的價格可以達4.2元。
但有一點要留意,儀征的基本因素明顯較上石化差,如果中石化最終不能將所有子公司私有化,儀征中途「脫腳」的機會較大,因此買入儀征的風險較高。如果是追捧私有化概念,上石化仍會較合適。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