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料中梵兩年內建交

學者料中梵兩年內建交

【本報訊】敢言的陳日君對北京不假辭色,他獲任命為樞機對兩岸與梵蒂岡的關係影響令人關注。國際傳媒認為,陳日君的任命,反映教宗有意發展在中國的傳教工作,並對陳的敢言作風表示欣賞。有學者則指梵蒂岡與北京建交是大勢所趨,陳日君成為樞機應不會有負面的影響。

香港如培訓基地

美聯社報道指,陳日君一直以來為內地教徒爭取宗教自由,本篤十六世委任陳日君為樞機,是希望推展中國內地的傳教工作,其任命標誌着教廷對宗教自由的重視。路透社則指,梵蒂岡的安排顯示教廷對中國的重視,但同時不會放棄為內地教徒爭取更好待遇。
台灣文藻外語學院國際事務系客座教授梁潔芬認為,陳日君獲任命為樞機與他管理香港教區成績好有關,她說雖然香港只有約二十四萬天主教教徒,但教徒在社會及政治事件中可發揮影響力,一些移民海外的教徒又在外地傳教,「香港就好似個培訓基地咁,教區做得好好,因此梵蒂岡好支持陳主教。」
梁潔芬指出,近年歐洲天主教徒人數增長不多,台灣教會發展「呆呆滯滯」,故教廷很重視在第三世界的傳教工作,中國將是重點地區,為讓內地天主教自由發展,梵蒂岡必須與中國建交,預期在一、兩年內可成事,陳日君任樞機也不構成影響。
長期研究中梵關係的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喬一名指出,全球天主教徒眾多,中梵成功建交對北京外交策略意義重大,但目前建交未屆成熟階段,「梵蒂岡認為建交的基礎,必須是大陸走上宗教自由的路,這方面恐怕中共還未做好準備。」

敢言作風未礙建交

浸會大學歐洲文獻中心主任楊達認為,中梵關係過去一年比較平穩,雖然陳日君作風大膽敢言,但中梵外交關係屬較高層次的議題,相信不會因個別地區主教的作風而受影響。
天主教聖神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林瑞琪認為,現時只有台灣的單國璽是華人樞機,教廷委任多一個華人樞機屬正常安排,顯示教廷重視中國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