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今被視為一項投資,這可見於許多家庭的開支中,教育佔到相當大的比例。隨着香港第十六屆「教育及職業博覽會」將在今日開鑼,兩岸高校學府均派出強大陣營來港,爭奪港澳生。面對中國大陸在今秋開始對港澳生實行國民待遇,台灣高校聯合招生會代表團團長張進福校長稱,無懼大陸高校的競爭,彼此只是良性的競爭。
由今年的新學期開始,港澳生北上內地就讀的學費較台灣便宜至少一半,如以商學院為例,前者年學費約五千元,後者分別約為一萬二千五百元或二萬二千五百五十元(見表)。
赴台升學港生人數下跌
「商品是有價值的,不是價低就賣得好。」身兼台灣的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校長的張近福在回應來自大陸高校的競爭時,帶笑做出上述回應。十年前,台灣曾吸引眾多的香港學生前往當地就讀,但近年情況大不如前,「這是由於學生的選擇多了。」張近福校長指出,台灣高校的質量高、毗鄰港澳、學費較其他國家便宜和具有民主等因素,是台灣高校具有競爭力優勢的所在。
台灣曾在去年派出龐大的陣容來港招生,但反應未如理想,他表示將探討原因。而今年,他率領了台灣九十七所高校來港招生,「現在經營教育就如經營企業般。」否則,英國和澳洲等學府不會到處參加教育展。
武大收港澳台學生最多
反觀近年積極參加港澳台生市場的大陸高校,招生成績十分理想。武漢大學作為招收港澳台生最多的大陸高校(不包括專門的華僑大學和暨南大學),去年共招收了二百零八名港澳台生。
武大黨委常務副書記龍小樂稱,學校自○四年開始大規模招收港澳台生,至今成績理想。今年的招生目標為二百名。對於愈來愈多的內地高校來港招生,會否對香港的高校造成競爭時,他笑說:「我們只是佔很小的比例,不算構成競爭。」此外,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後,上海復旦大學今年首次免試招收香港學生,當然,香港學生必須會考最少考獲四個A級的精英分子。
而由今秋開始,港澳學生升讀內地高校可以享受與內地學生一樣的國民待遇,以武大為例,年均學費五千元,加上年膳食五千元和住宿約一千,一年的開支在一萬元左右。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