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漫畫褻瀆伊斯蘭教教主穆罕默德的事,引起全球伊斯蘭信徒的抗議浪潮。儘管有人以言論自由為名質疑這種抗議,更有人對抗議引發的暴力感到不安,但身為伊斯蘭信徒的想法應得到尊重。香港上周也有伊斯蘭信徒和平示威。讓伊斯蘭信徒發聲,是表達自由的一部份。
中國大陸的伊斯蘭教信徒多達二千一百萬人,幾乎和整個歐洲的伊斯蘭信徒一樣多。他們不可能不知道「先知漫畫」事件,因為中央電視台對事件也有報道。然而,中國的穆斯林卻沒有聲音。
世界銀行行長沃爾福威茨(PaulWolfowitz)去年十月訪問中國時,曾到過世銀貸款開發的地區——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考察,在當局事先刻意安排之下,沃爾福威茨對考察結果甚感滿意,美國傳媒也對臨夏回族自治州冠以「小麥加」的稱號,因為這地方有八十多座清真寺,數百年來一直是中國的伊斯蘭信仰重鎮。中國對宗教的管制一向很嚴厲,相對來說,在臨夏的宗教氣氛就比較寬鬆。
《紐約時報》上周來自臨夏自治州的報道說,「先知漫畫」事件在臨夏傳開,但當地中共宗教事務管理局的反應也十分迅速,他們第一時間警告當地宗教領袖,不得藉這件事鼓動信眾,不得上街示威,不得集會抗議,以免影響「社會和諧」。
臨夏一所伊斯蘭學校的一名教師說,「先知漫畫」激怒了臨夏的穆斯林,「但我們得和政府合作」,「他們要求我們冷靜,他們說會為我們說話,為我們表達不滿。」
但是,有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有表示過,在中國境內的伊斯蘭信眾,對「先知漫畫」不滿嗎?我們看到的,只是中國外交上既不得罪西方也不得罪伊斯蘭信眾的兩面討好的和稀泥態度。
《紐約時報》的報道說,目前發生在歐洲穆斯林移民中的問題,包括歧視、教育機會不足、高失業率、文化區隔等,在中國穆斯林間都存在,但中國穆斯林沒有聲音,他們的聲音被淹沒在十三億人中。
臨夏清真寺的一位阿訇(波斯語音譯,指伊斯蘭教的宗教職業者)說:我們和世界其他地方的穆斯林不同,我們不能到街上抗議,只有一件事是我們能做的,就是向阿拉真神禱告,祈求阿拉保護全球所有的穆斯林。
不管贊成還是反對伊斯蘭信徒對「先知漫畫」的抗議,容許表達抗議之聲的社會,畢竟比較只能默默禱告的社會,文明得多了。
逢周一、二、四、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