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狗與洋犬

土狗與洋犬

詹彩華 資深傳媒人

筆者數十年前,曾閱一則「瘀」法國人無性不歡的笑話。至今無忘,簡述如下:
某年歐洲學者應試。其時歐洲首見大象,遂以「象」為題。
英人言簡意賅,細述「如何獵象」。
德人則以洋洋萬言「象之起源」成書。
法人輾轉反復,終於成文。題曰:《巨象之戀愛及交配》。

香肉均被奉為上菜

時年中國尚未崛起。否則踢館中華精英,定以《大象烹飪百科全書》技驚四座。
國人嗜食,象鼻與駝峯、熊掌皆屬山珍。「五臟廟」前,四足沾地、背脊朝天,除桌椅之外,無一幸免。萬物皆可入口穿腸,化作黃土一抔。廣袤之黃土大地,全靠老祖宗抔抔黃土,堆石成山。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但盜亦有道,連食亦有道。天寒地凍日,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香肉」均被奉為上菜。循千年祖訓,僅食唐狗而不噬洋犬。
不過在毛公創造性發展馬列後,老祖宗的食譜也換了新天。六十年代大饑荒,樹皮草根觀音土皆入食譜,易子而食譜出新篇章。改革開放居然填平犬國鴻溝,北京人破天荒將洋犬端上餐桌。繼來亨雞、約克夏豬之後,京城引進瑞士神犬聖伯納。瑞士舉國譁然。聖伯納猛犬,體重近百磅,專司雪山救人之責。早年皆屬教會飼養繁衍,世人視之若聖。聖犬落難中原黃土,被中華食神貶黜為肉犬,全拜經濟效益所賜。
養「聖」業者強辯:聖犬肉質肥嫩,生長期短,數月即可上市,乃理想肉食品種。合法飼養,何以不能上桌?
唐狗因生長期長,得以逃逸血光之災,豈非因禍得福?

神犬乃巨獒之雜種

可惜這幫「狗」企業家,財大氣粗,獨缺詩書。發了「狗」財,卻不識狗來源。
據大陸暢銷書《藏獒》(楊志軍著)考證,神犬聖伯納乃中華二郎神哮天犬之後。
話說當年,成吉思汗大帝西征,席捲歐洲。囊括四海,併吞八荒。西史冊封「黃禍」。立「武首功」者,乃猛犬軍團是也!成吉思汗曾經慨歎:「身經百戰,雄當萬夫,巨獒之助我也,乃天之戰神助我也。」
聖伯納乃留守歐洲之藏獒與當地洋犬(主客易位,應呼「土狗」方妥)雜交產品。
換句話說,瑞士冊聖之神犬伯納,乃中華巨獒撒下之雜種。
「中國崛起」,是天子腳下那批酸秀才的修辭,讀起來詰屈聱牙。毛公半世紀前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中,痛斥這類黨八股。鼓吹採用人民喜聞樂見的語言形式。
筆者半生跟隨毛公足迹規行矩步,碌碌然混口飯喫。為了反擊洋鬼子詆毀中國人是「東亞病夫」,筆者通常將「中國崛起」改成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語言「中國勃起」。或者更加簡明易懂「中國硬起來」。
洋鬼子對付「中國硬起來」的慣用伎倆,就是操弄「三○一」條款。動輒以侵犯知產權封喉索命。
筆者不才,基於民族大義,願與眾「狗」企業家,以戰去戰,狀告日內瓦:
洋犬侵權!瑞士冊聖之神犬伯納,乃吾中華土狗撒下之雜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