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在新一份預算案透露,05年第4季實質經濟增長(以GDP計)為7.6%,全年經濟增長則為7.3%,較市場預期的7.1%略高;但預期今年本港經濟增長會放緩,只介乎4至5%,稍高於過去10年趨勢增長的水平,亦較日前滙豐及渣打分別預測5.5%及6%為低。花旗及高盛昨調高港今年經濟預測。
【本報訊】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昨日指出,去年的名義本地生產總值(GDP),已超越97年的高峯,創下13822億元的新高。05年本港的人均生產總值為2.56萬美元(19.97萬港元),預計06年將上升至2.65萬至2.68萬美元。通脹率的預測,則由05年的1.1%升至今年的2.3%。而2007至2010年的中期經濟增長預測為4%,通脹為2%。
今年通脹預期升至2.3%
唐英年指香港已徹底擺脫金融風暴後的經濟低迷,元氣逐步恢復,經濟的內部動力及抵禦外來衝擊的能力也不斷增強。他對今年的經濟前景審慎樂觀,除非有突發的嚴重事故或外來衝擊,否則今年經濟預期會穩步增長;然而復蘇仍未能惠及個別行業及其僱員,例如建築相關行業,一些中小企亦可能受到租金及其他成本上升的影響。
他指出,今年外圍經濟環境應可維持良好,內地在更穩固基礎上持續強勁增長,縱使面對外貿保護主義壓力,國家的消費投資仍保持暢旺;而CEPA實施的首兩年,已為港商節省關稅2.4億元。雖然美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然而本港經濟仍面對不少風險,包括美國樓價會否出現大調整,油價高企和息口上升,對本港私人消費和投資帶來影響,以及部份地區的地緣政治緊張。
另外,根據破產管理署的開支預算,估計今年申請破產的新個案為10126宗,較05年的10659宗減少5%。
花旗高盛調高增長預測
花旗集團調高今年本港經濟增長預測至5%,由於強勁的商業投資活動及服務業出口所帶動,為去年第4季經濟帶來7.6%的增長,相信增長勢頭於近期仍可維持,因為大部份銀行忍手未有加息,有助維持消費增長;而美國今年首季經濟反彈,有利本港出口。
高盛亦調高今年經濟增長預測至5.8%,原因是對中國經濟持續增長信心加強,而加息周期將見頂,有利本地消費,抵銷加薪壓力,而經濟強勁加上人民幣有機會再升值下,本港的資產市場會再掀升浪。
德意志銀行維持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為5.5%,原因是良好的消費意欲,改善中的財富效應,近期仍可維持的強勁外貿活動,以及國內企業在港的頻繁集資活動。但財政預算案對今年的消費增長貢獻則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