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於本港財政狀況持續改善,市民終於久旱逢甘露,可以在財政預算案中分享一點甜頭。據悉,今天公布的預算案有兩個主調,包括推出溫和減稅方案、藏富於民,以及紓緩低下階層的負擔。減稅方面,預料邊際稅階將會稍微擴闊,讓納稅人每年可節省平均千多、二千元的稅款;家住偏遠地區的低收入人士,則有望獲得資助,以減輕高昂的交通開支。 記者:莊曉陽
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將於今早十一時,到立法會宣讀任內第三份預算案,並於下午及晚上,分別出席記者會及論壇解釋預算案。
據知,印花稅、利得稅及薪俸稅收已經達標,印花稅收甚至錄得超標,外界一般預期,本年度政府的財政盈餘將達一百億至接近三百億不等,接近政府消息人士則說,經營開支有望由赤字變成有一定盈餘。
雖然財政回復盈餘,但消息人士表示,這不代表政府有條件「派錢」,因未來幾年的財政狀況仍不明朗,所以政府只會做一些輕微調節,例如擴闊稅階,並同時維持邊際稅率不變,預料納稅人平均每年可節省千多、二千元稅款,這些對政府財政影響有限。
或延長供樓入息扣稅期
除減稅外,中產也有望受惠於延長供樓入息扣稅期。消息人士指,扣稅優惠期將由目前的七年增加至十年,相信有助紓緩供樓一族的負擔。
另外,財政預算案將會公布開徵環保稅的細節,以及是否調整煙草稅。
商品及服務稅方面,據知,政府將會交代多些細節,包括為該稅項安排半年的諮詢期,全面就稅率、徵收模式、如何補貼低下層等問題具體諮詢。
消息人士強調,若得不到社會的共識及支持、立法會議員的支持,政府不會開徵商品及服務稅,相信最快也要到下任特首選出來後,政府才會展開徵收商品及服務稅工作。
試行偏遠地區交通津貼
至於扶貧方面,消息人士指,政府不會用大刀闊斧方式做,只會用類似津貼的形式,協助低下階層度過難關,預算案已考慮扶貧委員會提出建議,並會試行偏遠地區交通津貼的建議,而在老人、醫療及支援弱勢家庭等方面,也會增撥資源,例如改善老人院舍服務等。
身兼社聯主席的行政會議成員陳智思表示,雖然政府收入改善,但社福界不會對預算案有過份期望,預料不會有太多扶貧措施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