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是繼黃金和鑽石之後,最受內地人歡迎的珠寶。所謂「黃金有價玉無價」,翡翠的品質和售價一向無標準可言,市面隨時可見天價翡翠,是否劣玉充極品,其實無人知曉;但這種局面即將徹底改變,中國制訂的《翡翠分級》國家標準最快今年底出爐,屆時消費者可以買得更有信心,中國的翡翠產業規模亦可望更上一層樓。
現時翡翠價格並無標準遵循,主要根據市場去制訂,內地大型商場常有欺詐行為,以市面六折甚至低至一折價格,發售質量不佳的貨品。翡翠主要產自緬甸,因為翡翠本身供應緊絀,價格亦水漲船高,北京最大的黃金銷售商菜百總經理王春利說,很多消費者都被翡翠的高價嚇怕了,日後有了認可的品質標準後,便毋須擔心買到假貨。
從色澤品質工藝嚴格劃分
以翡翠產業享負盛名的雲南省,在○二年底定出全球首個翡翠分級的地方標準,但被指加工方面的考慮不足,內地各部門和業界一直希望國家級標準盡快出台。
國土資源部珠寶首飾管理中心主任助理王薇薇說,正制訂的標準,是從色澤、產地、品質、工藝等各個專業,進行嚴格劃分,並有實物對照。
業內人士認為,鑽石因有分級標準,才令中國鑽石市場在十年間躍升為亞洲第二,規範化後的翡翠市場,也會有同樣發展,最大商機是二○○八年的北京奧運,有深遠中國文化的玉石,生意會有超前發展。
去年中國珠寶交易1400億
去年中國珠寶市場達到一千四百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前年增長一成半以上,分店遍布中港的香港周大福珠寶金行港島區副區域經理梁偉民說,除了黃金和鑽石,內地人買得最多的是翡翠,因為上面可以雕花,欣賞價值高。其客人當中,亦有不少喜歡去北京買玉器。
雲南的翡翠,成為吸引很多境內外人士前往旅遊的賣點。每年在昆明舉行的國際翡翠珠寶展,亦是國際焦點所在。
梁偉民說,中國翡翠在國際拍賣場上亦有市有價,一條翡翠珠鏈隨時值數千萬元;兩年前,一條五十七顆珠子組成的翡翠鏈,便以一千一百多萬元成功拍出。
本報記者/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