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人憂晚年難安樂<br>規劃退休起步愈早愈好

四成人憂晚年難安樂
規劃退休起步愈早愈好

【本報訊】有調查發現,香港人平均期望五十七歲退休,卻遲至三十一歲才開始計劃退休生活,約六成六受訪市民缺乏退休投資目標,四成更表示沒有信心於退休後可安享晚年。專家指出,應按本身現時收入、年齡及對退休生活要求,計算每月額外供款金額,及早為退休準備。 記者:陳健文、周燕芬

富達基金(香港)投資委託AC尼爾森,在去年第四季訪問六百五十九名二十五歲或以上市民,發現受訪市民缺乏明確退休概念,五成八受訪者承認對退休投資缺乏認識;七成三認為單憑退休金不足應付退休生活。

考慮強積金以外投資

富達基金(香港)董事兼機構業務總監羅傑仕認為情況令人憂慮,若不及早開始計劃退休生活,會錯失儲蓄及增值機會,五十七歲退休會變成不切實際目標。他估計,四成受訪者擔憂現行退休計劃不能讓他們安享晚年,主因是本港生活指數高及強積金不足應付所需。三成半受訪者除退休金外,並無其他退休投資。
該公司機構業務董事蔡美德表示,難一概而論每人每月需為退休儲蓄多少,從強積金實施以來,至今每人平均供款總額已達七萬七千元,但長遠單計強積金供款不足以應付退休生活,建議市民可考慮強積金以外投資。

宏利設程式統籌退休

另一金融機構宏利的助理副總裁陸季嬋指出,一般市民了解到單靠強積金計劃不足應付六十五歲後的退休生活,但難計算額外供款多少才適合。針對此疑難,宏利制訂了一個運籌程式(可瀏覽宏利網站www.manulife.com.hk)。
根據該程式,一名剛踏足社會做事、月薪一萬元的二十五歲男性,因一早開始供強積金,退休時可享一筆二百萬元的強積金儲蓄,足夠他退休後每月五千元開支的生活,至七十八點六歲(衞生署統計的男士平均壽命)。同樣條件的女性,由於平均壽命較長(八十四點三歲),因此需更多儲備維持退休生活,需額外供款每月二百七十七元。
現年三十歲而月薪一萬元的男士,要維持退休後一般生活,宏利建議需額外自願供款每月一百二十元;現年四十歲而月薪一萬五千元或以下,則至少供三百五十一元;若年屆五十歲,由於起步較遲,若現時月入三萬元,也建議至少額外供款六百一十五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