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政府減稅誰受惠?

理財智慧:政府減稅誰受惠?

今日財爺唐英年公布財政預算案,早前各大政黨都呼籲政府減稅,問題是,減稅的目的是甚麼?究竟希望哪些人受惠?
根據政府最新的統計數字,香港人口已逼近700萬人,而其中只有300多萬是打工的。在勞動人口當中,只有百多萬人需要繳交薪俸稅,那麼減稅的受益人,就只會是這些繳交薪俸稅的人士。
差不多每5名香港人,才有1位需要繳交薪俸稅,香港稅基的狹窄,由此可見一斑。如果希望能紓緩這些納稅人的負擔,減稅或退稅的形式均屬可行。
以上次政府退稅為例,每名納稅人可按比例退稅,但退稅是有上限的,而且是一次過的。對於政府來說,這種方法較為靈活,而且不會對政府財政帶來長遠影響。但由於退稅有限,對於中產階級來說,幫助不太大。
如果政府希望退稅能鼓勵納稅人消費,亦未必能如願。以上次的經驗來看,納稅人收到退稅,很多只會把錢儲下來,退稅的結果,只是令資金由政府戶口轉至市民戶口。雖然這能真正做到「藏富於民」的效果,但對整體經濟刺激卻有限。

收窄稅網要慎重

增加免稅額亦是可考慮的方法之一,但假若再次增加個人免稅額,那麼要繳稅的人就更加少,對於財政的穩定性,便有一定負面影響。
要減稅的話,可考慮降低邊際稅率或標準稅率,兩個措施的受惠階層亦會有所分別。至於結果是怎樣,便要看看財爺今日宣讀的預算案會否真的減稅,以及他希望哪些人能夠受惠了。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