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信用(626)收購亞洲商業銀行,供股集資不少於26.6億元,市場不接受,跌破供股價7.30元,以6.75元收市,急跌14.5%,反映沽壓頗大。
供股條件是2供1,每供7.30元,較前收市的7.90元,折讓7.6%,大股東大眾銀行承諾按比例供股,並包銷全部供股,反映大股東對收購銀行的信心。由於前收市價7.90元,未反映收購銀行的負面影響,供股價折讓只有7.6%,不易為市場接受,但亦顯示日本信用的自視甚高。
收購亞洲商業銀行代價45億元,相當於賬面值2.5倍,已安排過渡性貸款,集資淨額約26億元,將用於收購,餘數19億元將繼續借貸。
日本信用去年底每股有形資產淨值3.08元,供股後每股淨值升至4.43元,完成收購亞洲商業銀行後,則為4.33元,這是有形資產凈值,不計收購溢價,如計入溢價,則每股資產應為6.80元,但並不實際。以4.33元對昨日股價6.75元計,日本信用的P/B約1.56倍,並非太高,是以P/B2.37倍供股的效果。
去年日本信用盈利4.46億元,亞洲商業銀行去年上半年盈利3630萬元,減少28.9%,或不作準,若以04年盈利1.05億元及扣除19億元借貸利息支出,假定去年已完成收購及供股,則每股盈利43.4仙,現價PE約15.6倍。
以賬面2.5倍收購,心理上感覺頗高,以04年盈利計,收購PE也達42.8倍,但透過供股集資調整後,實則P/B不太高,PE也非高不可攀,是原來PE較低的效果。
收購料有協同效益
收購後,日本信用由財務公司轉型至銀行,目前銀行網只有12間,但日本信用分行網則達40間,相信相當部份可以即時兼管部份銀行業務,估計有一定的協同效益,相信是大股東樂意包銷供股的原因,並表示維持上市地位,似乎無借意再度私有化之意。
日本信用的大股東是大眾銀行,已有相當銀行經驗,不擔心管理,目前的預計PE15.6倍,對初轉型為銀行的股份來說,其收益仍主要由財務提供,因而PE仍高,要考慮的是未來的增長,事實上,業務有相當變化,但亦同類,相信協同效益肯定。
收購價雖高,但合併之後,條件並非太難接受,股價已低於供股價,自然不作供股,昨日的暴跌,是供股所打擊,不應看得太淡,可低吸。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