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個朋友,總好過多一個敵人」,沒有什麼比這句話更誤導蒼生。
因為在奮鬥之中正需要敵人,傑出的人物,必有敵人,人生正因為有敵人,才富有刺激的挑戰,才那麼多姿多采。一個沒有敵人的人是平庸的,因為沒有人嫉妒他,沒有人覺得他是任何威脅,沒有敵人的人必然一無成就,在一個所謂和平的虛擬環境裏,他籍籍無聞地湮沒了一生。
一個卓越的人物,在成功的過程中必定樹敵。木秀於林,而風必摧之,高峻的樹木何嘗不只想靜靜生長,與世無爭,但風卻偏偏成了樹的敵人。許多人以為朋友越多,人際關係越和諧,而不知道最兇惡的敵人,往往就是從最好的朋友轉化過來的。有沒有看過《賓虛》?主角賓虛的終生死敵馬西拉,原來就是少年時一起擲矛槍的好友。當好朋友變成了死敵,把人往死裏整害時會更加絕情,因為許多所謂朋友,平時不過是附生在你的器官表層的一團良性腫瘤,風平浪靜的時候,他們最多只是「無害」,但風起雲湧之際,良性瘤就隨時會裂變為癌細胞。
可不可以化敵為友?正如良性腫瘤可以裂變為癌症,癌細胞卻不可能逆轉為良性,這是天公造物的一大悲哀。敵人是不可能轉化為知心好友的,無論如何都有一片陰影,陰影裏有一根刺。然而又有什麼要緊呢?天才都是在敵人環伺之中誕生的,對於哥白尼和伽利略,整個羅馬天主教都是他們的敵人,一個歐洲都是他們的敵人,是敵人造就了他們的憤發,敵人激勵他們的意志。羚羊有獅子的天敵,才造就了長跑飛奔的基因,這是一個殘酷的肉食世界,兔子和斑馬,稟性都很善良,但環伺的猛獸卻隨時無端偷襲,把牠們當做點心。
因此,如果沒有敵人,就痛快地製造幾個吧。當今世界,最多敵人的國家是美國,但美國是最偉大的霸權。戰士是在敵人的炮火之間成長的。敵人存在的終極意義,是「報仇」的終極目標和道德宗旨。君子以直報怨,羅馬思想家達西德說:「人更善於報仇,多於報恩。因為報恩是一種負擔,而報仇是一種快感。」(Menaremorereadytorepayaninjurythanabenefit,forgratitudeisaburden,andrevengeapleasure)你身邊突然多了許多敵人?這是成功的第一步,恭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