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傾銷歐擬徵中越皮鞋20%稅

反傾銷歐擬徵中越皮鞋20%稅

中歐繼紡織品後,再度出現新一輪的貿易摩擦。歐盟貿易專員曼德爾森(PeterMandelson)將在本周向歐盟成員國建議,對來自中國和越南的皮鞋,徵收少於百分之二十的反傾銷稅。有業界指,這是近十年來歐盟對中國最大一宗反傾銷案。

據悉,歐盟委員會有證據顯示兩國對本地生產商提供補貼,從而低價傾銷歐盟市場。有報道指,反傾銷稅將由四月徵收百分之四,逐步升至今年秋季近兩成的最高水平。現時,包括Timberland、Nike、Adidas等國際鞋商,均游說歐盟不要徵稅。

港400鞋商料受影響

香港鞋業商會會長高柱表示,他正準備將成本轉嫁歐盟入口商。他預期,定單在短期內可能會減少,但國產的鞋類款式較對手如印度等國多,不怕會搶走港商生意;歐盟原產鞋子售價亦比國產貴得多,差距遠大於傾銷稅率幅度,歐盟仍要買中國貨。但香港業界亦開始部署開發新市場,如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一旦徵收反傾銷稅,本港有四百家鞋商將受到影響,而中國去年出口歐盟鞋類總額達一百五十五億港元。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製鞋國和出口國,歐盟作為中國第二大市場,去年中,歐盟委員會應意大利的投訴,對中越兩國展開調查,結果顯示,兩國對鞋廠提供了稅務及租金寬減等優惠,違反公平競爭的規定。

指兩國補貼生產商傾銷

中國暫時未對消息回應,但國家商務部曾在上月強調,歐盟一旦落實反傾銷稅,將向世貿組織投訴。反傾銷措施一旦執行,往往連續長達五年的時間,但受罰國家期間如果調整政策,亦可將時間縮短。歐盟的產鞋國如意大利、西班牙等主張制裁中國,但瑞典、丹麥和荷蘭曾在去年底呼籲當局要考慮歐洲零售商和消費者利益。
據悉,中國鞋業在這些次反傾銷調查中涉及五十四億港元,當中一半來自廣東,其餘來自溫州和福建等地。早前中國十三家皮鞋商被歐盟否決市場經濟待遇地位後,廣州八家鞋商隨後自組聯盟向歐盟抗辯。
《華爾街日報》/本報記者/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