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遲未跌,造淡之心稍稍動搖,尤其是美股展現的強勢更加覺得離奇,不過希望在明天,期指只不過是在窄幅波動,尚未確定勝負,不必自亂陣腳,維持期指淡倉止蝕位在15520。
雖然如此,信心稍減之下,值得減低淡倉的數量,另外亦可以開始先下一注,買那些已先行調整的熱炒中資股。不錯是因為超買才回軟,可是後市一定比藍籌好。投資是一場戰爭,而不是一場戰役,調動兵馬要有彈性,並不需要全線籌碼都是同一方向押下去。筆者本身便至少有四五成資金長期投資,這樣會減低心理壓力,而且長線組合的表現,往往超乎想象,比起左穿右插更加優勝。
在一片反對聲中,細價股將試行收窄差價,筆者絕對認同這個改革,現在一格差價高於1%的現象隨處可見,交易費用實在太高,表面上以後「格格皆辛苦」,但反對者不妨觀摩蘋果電腦、Google等的交投,1仙1格快上快落,炒至飛沙劈石,場面絕非香港細價股隨時十幾分鐘1跳的慢鏡可比,那些細價股還要是好像海油服務(2883)這一種級數,差價太闊,市況一般的日子,便敵不動我不動,因此收窄差價對炒味不會有太大影響,反而可能有幫助。
收窄差價有利炒賣
可是收窄差價並不是沒有壞處,最大問題是市場深度的透明度大減,排隊買賣節省太少,大部份人直出直入,令交易員會頗為頭痛,屆時建行(939)未必再格格幾十球,這是試行之後最有機會出現反對聲音的地方。
無論如何也值得試行,否則也不知正反效果如何比較。不過筆者卻認為,值得將期指以至H股期指差價拉闊至5點1格,一方面令市場深度透明度增加,另一方面交易員操作入價也快捷。買賣差價由不足0.01%,增至0.03%的話,不會有太多人介意,反而這樣會少了大手市價買賣盤,將期指在極短時間推動幾十點,然後瞬間回復正價的誤導現象。炒遍主要市場,香港期指差價最窄,但反而不好炒,值得研究交易成本及市場深度透明度之間的平衡。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目前持有建行(939)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