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筆者在上周議論阿扁炒作統獨議題,而馬英九就跟着阿扁的話題轉,他的「終極統一」論更連日受到阿扁批判的時候,國民黨中央就在親綠的《自由時報》刊登廣告,白紙黑字地寫着:「台灣未來有很多可能的選項,不論是統一、獨立或維持現狀,都必須由人民決定。」
這是國民黨的一個歷史性的重大變化。因為國民黨是「中國國民黨」,背負着在全中國實踐三民主義的歷史包袱。即使在李登輝擔任國民黨主席的時候,都沒有提過台獨是台灣前途的可能選項。
去年連戰訪問大陸,與胡錦濤達成「連胡會」共識,更明確宣示國共兩黨反對台獨的立場。現在突然作出獨立是台灣未來的其中一個選項的宣示,台灣朝野固然震驚,身為國民黨名譽主席的連戰事前不知道,也表達深度關切。當然,最吃驚的是中共方面了。據悉廣告出後,中共立即通過國共雙方建立的聯絡管道,向國民黨中央表達強烈不滿、關切與疑慮,並直指國民黨立場改變違背「連胡會」共識,要求國民黨解釋提出「台獨選項」的動機。
據國民黨的黨務人士透露,登這則廣告過程中,曾徵詢國民黨副主席吳伯雄、關中,以及秘書長詹春柏的意見,最後直接傳真給在英國訪問的主席馬英九定稿,因此是由馬英九拍板決定的。
然而,筆者相信馬英九不只是最後拍板,而且根本就是出自他的授意。因為,在阿扁連日批判他的「終極統一」論的影響下,馬英九在倫敦演講時已故意漏掉事先發出的文字稿的其中兩句:「以兩岸的終極統一做為選項」和「時至今日,該是讓台海兩岸終止內戰的時候了」。漏講這兩句,已引起各方議論,再加上台獨選項的廣告,就更讓人感到有一個根本的改變了。
國民黨這一改變,完全是去年國民黨實行由全體黨員直接選舉主席和中央委員所帶來的。直選,是一次不動聲色的脫胎換骨。它擺脫了腐朽的元老政治,沒有選票支持的名譽主席及其他元老,再也不能在黨政與黨務中起主導作用了。此其一。中國國民黨的名稱雖沒有改,但因為選票都來自台灣,並沒有大陸黨員的選票,因此它實際上已蛻變成台灣國民黨。此其二。這種改變也使國民黨不能只把統一作為台灣前途的唯一選項,而國共內戰的歷史包袱也要放下矣。
台灣沒有人懷疑馬英九會像阿扁那樣不顧國際形勢和中共反應而強行推行台獨,但卻有不少本省人因他的外省身份而懷疑他會接受「一國兩制」的統一。馬英九的這一改變,把台灣本省人對他的疑慮消除大半了。這對他及國民黨未來在台灣的選情,顯然大有幫助。至於台獨嘛,只要美國不把它作為選項,北京不把它作為選項,又豈能實現哉?
逢周一、二、四、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