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國雄隨身攜帶十多年前拍下的舊照,從前,他拍照時面露笑容,一臉自信;現在,月餅般大的聽覺神經瘤給割掉後,右耳聽不見,右眼看不清,左手和雙腿動不了,拍照時再也笑不出。他是○二年的十大再生勇士之一,獲讚揚有百折不撓的精神,但他不是聖人,別人的歧視眼光,是緊箍咒;過去的美好歲月,是安慰劑。他再度向記者舉起舊照,「你睇吓,我唔係一生出嚟就係咁!」
沙田區議會昨向二十八名殘疾及精神病康復者頒發紀念狀,表揚他們對生命的熱愛。謝國雄十年前動過手術後,曾用唯一能活動的右手,竭盡全力離床自殺,「好想落床,好想離開呢個世界」,後來受醫護人員勸阻,又不想年老多病的雙親「白頭人送黑頭人」,才決定生存下去。
自此,他雖然滿肚冤屈,卻咬緊牙關面對,至今未再萌輕生念頭。他無論吃飯、買菜及寄信都親力親為;原本正學輪椅劍擊,視力衰退後轉學推鉛球,不讓自己停下來。放不低的,只有那張舊照和外出時別人的眼光,「我唔同貓狗,我有尊嚴。𠵱家三十幾歲人,出街食飯好尷尬,呢一世,都要背負住個包袱做人。」
望打救千瘡百孔心靈
劉恩賜已記不清這是他第幾張獎狀,他是曾奪傷殘奧運硬地滾球金牌的肌肉萎縮患者,縱然醫生說他的身體會無休止地退化,但他仍憑僅有的氣力繼續練球,「做運動唔會退化得咁快,作為運動員,當然唔想錯過任何一個奧運,不過參唔參加到仲未知。」他現在就讀中文大學社工系,就算日後不能打球,也希望打救傷殘人士千瘡百孔的心靈。
另一位獲獎者曾名皓曾以為自己不是父母親生,甚至遭人謀害,進精神病院後才知患了妄想症。他康復後在醫院商店當售貨員,上月辭職。店長知道他是精神病康復者,但從不責備,「但係現實世界唔係咁,我想出去試吓,做咩工都唔緊要。電影金像獎都有最佳配角獎啦,就算係配角,只要做得好,就會有人認同。」
記者:白琳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