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負責研究的外國專家明白港人愛吃活雞,所以當年曾建議毋須一刀切取締所有雞檔,應先行加強雞檔生物保安措施,分隔本地及入口禽鳥,當愈來愈多人接受冰鮮禽肉後,才實施中央屠宰。
該份新西蘭專家的研究報告指出,多種禽鳥及動物均可感染不同品種的禽鳥流感病毒,除鴨、鵝、雞等主要傳播途徑外,鵪鶉、竹絲雞、石雞、珍珠雞也有受感染及傳播的可能,燕雀類的籠中鳥曾有感染H3及H4類的禽流感病毒。
即使連馬匹也可感染H7及H3的禽流感品種,豬則長久以來被指是人與禽鳥之間傳播禽流感的中介角色。
冰鮮禽肉也可帶病毒
禽流感病毒可在適當溫度生存數月,即使已屠宰的冰鮮禽肉,如由中國運往馬來西亞的鴨肉就曾發現禽流感病毒,反映病毒在適當的溫度及環境下能長時間生存,如在攝氏十七度水溫可生存數月,四度環境下生存時間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