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塱原居民變身導賞員

上水塱原居民變身導賞員

【本報訊】假日遊覽鄉村,讓人身心舒暢,若由居民以親身經歷娓娓道來古井、祠堂歷史,感受特別深刻。長春社成功在上水塱原培訓首批居民導賞員,為遊人帶來更深刻旅遊體驗。
六十五歲的陳錦妹是昨日畢業的二十名生態導賞員之一,並與二十多歲拍檔劉兆緯試帶團,講解塱原松柏塱至河上鄉生態。在已密封的棄井前,妹姐紮馬示範如何提取清甜井水,低聲補充:「其實呢啲粗重嘢係男人做。」
「妹姐住喺度幾十年,有時知得多過導師。」阿緯指着石上河旁四條水牛,「佢哋係一家人嚟,水漲會識返屋企。」他兒時愛在此捉魚,說到河水遭污染,一臉黯然。
本地一半雀鳥棲息在塱原濕地,但妹姐說知道的人不多,她希望更多人了解這裏。家人種菜的阿緯自豪地說:「種西洋菜、通菜要好多水,濕地都係因為農夫不斷灌溉造成。」

知識來自培訓

塱原特色不少,如松柏塱是唯一由五個姓氏組成的村落;河上鄉每年農曆二月仍舉行「搶花炮」傳統活動等。妹姐和阿緯坦承不少知識來自培訓,如濕地價值、雀鳥品種;風水林是防山泥傾瀉、調節氣溫等。
長春社總監張麗萍說,獲可持續發展基金撥款,兩年內培訓區內居民為生態導賞員;該社初步只會為私人機構員工提供導賞團,並辦較小型的公開導賞團,「希望一兩年內,學員可以自組合作社接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