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鬥生產引爆淘汰戰 家具瀕大跌價

台商鬥生產引爆淘汰戰 家具瀕大跌價

香港的半島酒店、北京的東方廣場……這些五星級豪華酒店或商場所採用的家具,都是來自東莞的大嶺山,而在十多年前曾有「家具王國」之稱的台灣,如今雖然風光不再,但一班往外闖的台商,卻已創出一片天,不僅全球銷售的每十件家具中,就有一件出自台商之手,還成就了對岸──有中國大陸「家具出口第一鎮」稱號的大嶺山。然而,國際市場正出現供過於求的局面,家具大跌價勢所難免,台商未來兩年將要面對「自相殘殺」的淘汰戰。

九○年代,因工資上漲等因素,一班具實力的台灣家具企業,西進大陸。至今,大陸各地擁有二千多家大大小小的台資家具企業,當中,大嶺山就佔三百五十多家。
台灣區家具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丘,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目前大陸出口家具的金額位居全球榜首,去年出口逾一千億港元家具,當中台商佔了超過一半。

產量佔全球家具十分一

陳丘說,愈來愈多大陸本地廠開始生產台商主力發展的實木家具,而且質素愈做愈好,搶去了台商的一些生意。但台商當前的主要競爭對手,不是大陸本地的企業,而是台商自己。台商一直主力做出口,又最看重美國市場,「美國人每兩、三年就換家具一次,又偏愛實木製品。」美國現時是全球最大的家具銷售市場,佔全球市場逾半。就是因為做美國人的生意,令台商多年來不斷擴大生產線。台商生產量,更佔了全球家具十分一。
「例如美國買家這一年選定了三家台資供應商,不會將定單平均分給三家廠,而是一家廠分得四百件家具,餘下兩家廠每家五十件。接獲大生意的廠家於是擴大生產線,但第二年接獲的定單卻未必如前一年同樣大。」幾年下來,很多擴大了生產規模的台商,為了不讓生產線空置,惟有割價搶單。

越南崛起吸引台商開廠

此外,新崛起的家具生產基地,例如越南,亦令全球家具供應大幅攀升。陳丘說,十年前,大陸工人的平均月薪為四百元人民幣,現在已漲到一千二百元,但聘用越南工人只需要六百元人民幣。加上,美國對中國製造木質家具實施反傾銷關稅,稅率雖暫時不高,但台商都擔心美國將來徵重稅,未雨綢繆去越南開廠。去年便有約一百二十名台商去越南開新廠。
陳丘說,家具業的生產利潤現時愈見走下坡,「以前行內營業額當中有兩成半利潤,現在只有兩成,兩年後恐怕只得百分之五。」
家具業台商未來的出路,是拓展購買力不斷上升的內地市場,例如,北京一年家居產品生意額逾一百九十二億港元,而且每年平均增長一成半以上。
記者:陳阮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