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縱橫:伯南克必將「通脹目標」正規化

投資縱橫:伯南克必將「通脹目標」正規化

新任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初試啼聲,上周到國會聽證講貨幣政策,令人耳目一新,其演講文稿有較多重要而清晰的披露,回答議員提問亦簡潔而明確,惟獨涉及是否會加息,他卻沒有正面回答,原因很簡單,他的職位不容許他隨時隨地有這樣明確的表態。然而,相較於格林斯潘的表達模式,伯南克顯然是個高透明度的主席。
伯南克說不要以「學者」視之,他會「蕭規曹隨」,投資者毋須憂慮,就此,市場的解讀是伯南克會繼續加息。這種想法其實欠缺邏輯,首先,兩個不同的人所做的事情不可能完全一樣,就以伯南克的坦言作風便與格老的「模稜兩可」大相逕庭。格老說話要別人「猜」,當然有其用意,伯南克直言其觀點,又何嘗不是?若真是一成不變的「蕭規曹隨」,則在伯南克的演講文稿中,很多資料也都不可能見到。伯南克說要追隨格老,是政治形勢使然,格老在位18年,說要變就變,很難令人接受,尤其格老被公認做得好,「變」在投資者來說,只會引起不安。但大家卻要認同一個事實,萬事萬物都在變,聯儲局的政策亦必然會變,只是現時口不說變,但變的事情會陸續有來。

聽證會發言露口風

格老的言詞正常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很多時更會出現相反的結論,市場便會出現兩股力量對衡,產生平衡作用,對格老的政策可能有幫助。至於伯南克,他的作風向來直接,不轉彎抹角,這個表達方式會失去格老表達方式的好處,但明確的訊息會令投資者知所自處,作出適當的行為回應聯儲局的政策,令聯儲局的政策更有效達致目的,其好處是明顯的,至於哪種作風較好,則要視乎採用甚麼政策配合,格老的方式行之有效,伯南克是另一種人,不變策略,收效成疑,故可預期,聯儲局之政策會隨着伯南克入主後逐步改變。
有評論說,伯南克在聽證會的講話並無新意,此話筆者不苟同。事實上,伯南克在其演講文稿中已披露了其掌管聯儲局的重要理念。他透露了聯儲局成員對未來兩年的經濟增長及通脹的預測數字,這些數字其實反映了他對現時及未來通脹、經濟增長及利率的關係,頗有設定「通脹目標」的味道。眾所周知,「設立通脹目標」便是伯南克與格老一個重要相異之處,伯南克還補充說,雖然這些兩年的預測會面對不少變數,但他對於這些預測數字是「安心」的,顯然伯南克不單是個直率的人,還是個自信的人,他會逐步將「通脹目標」正規化,大家可拭目以待。
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