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息工人不滿 代德信墊支欠薪<br>房署用公帑賣人情

為息工人不滿 代德信墊支欠薪
房署用公帑賣人情

【本報訊】房屋署收回德信建築三個「爛尾」地盤所引發的欠薪風波暫獲解決,房屋署昨答允破例於本星期內向房屋委員會申請六百多萬元,墊支全數三百多名工人欠薪。有學者狠批房署此舉是用公帑賣人情,既不合法又不合理,開極壞先例;有房會委員則估計員工難以向德信追回欠薪,房委會墊支的款項隨時「凍過水」。 記者:盧文烈

今次是房署首次為承建商墊支工人欠薪,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陳鎮源形容有關做法純屬道義上安排,下不為例。
繼前晚到禮賓府要求特首介入後,德信建築二十多名工人,昨在工聯會陪同下,再到房委會總部與房屋署及勞工處與官員開會,最終三方達成共識。連日來堅稱不會向工人墊支欠薪的房署態度軟化,承諾向房委會申請撥款,為所有工人墊支欠薪,即分判商旗下的員工也一同受惠。房委會建築小組本周內會開會商討有關安排。

開創極壞先例

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常任秘書長張建宗說,仍有三百三十工人被欠薪,涉及款項六百三十多萬元。勞工處未來兩周會核對員工資料。陳鎮源承諾在新承建商合約內加條款優先聘用這批員工。
房署的做法贏得工會拍掌叫好,協助員工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表示滿意。但嶺南大學市場及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呂漢光卻狠批房署此舉不合法、不合理,濫用公帑,對納稅人不公平。「用公帑賣人情點得?」他又形容事件開創極壞先例,日後即使私人機構的欠薪糾紛,亦可能要求政府介入。「所有勞資糾紛嘅戰場最終變成喺禮賓府門口。」他認為,政府的責任是協助員工向德信追討欠薪。
房委會委員亦持不同意見。房委會建築小組主席葉國謙認為公帑必須小心處理,擔心長遠對房委會構成財政壓力;房委會委員陳鑑林擔心日後有同類事件發生時,工人又會向政府部門討欠薪,助長外判商逃避責任。
委員單仲偕則認為房署道義上應幫助受影響員工,但承建商工人日後向德信追回欠薪的機會不大,房委會要承擔風險。另一委員王坤則指法律不外乎人情,房署今次「算做咗件好事」,但同樣估計房委會日後追回這筆款項的機會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