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言堂:紅輪當道藍輪失色

錦言堂:紅輪當道藍輪失色

上周市場焦點為中資金融類股,恒指服務公司前周五加入建設銀行(939)為H股指數成份股,並且一改以往不考慮H股為恒指成份股對象的說法,今年8月起將包括建行在內4隻全流通H股加入後備恒指成份股名單。建行受到以上消息支持,上周三股價最高升至3.85元,上周五收報3.575元,一周升幅達9.2%。
其實自從2月份以來,中資股窩輪已代替了藍籌股窩輪地位,成為買賣最活躍股份窩輪,以2月1日至15日為例,成交最多股份窩輪分別是建行及交銀(3328),分別佔窩輪總成交8%及7%,除恒指輪外,首十大成交窩輪中,只有和黃(013)及滙控(005)分別佔第3位及第5位,與以往窩輪市場以藍籌股主導的情況截然不同。隨着國內金融機構陸續來港上市,相信中資金融股在港股市場重要性將有增無減,上述窩輪市場的變化相信仍會持續。
中資股一枝獨秀,藍籌股相對表現就失色得多,尤其和黃上周宣布因估值問題而延遲分拆意大利3G計劃,上周一裂口下跌多達1.6元,和黃由上月中高位80元計,跌至本周低位73元,跌幅超過8%。

短炒中移動Call/Put輪

假如投資者仍然持有和黃認購證,或者買入認購證博反彈,有甚麼地方值得留意呢?首先,筆者留意到最近和黃購證成交以3個月左右到期、行使價約為78元至83元的短期價外輪最多,這類窩輪雖然表面上實際槓桿較高,但其時間值風險也相當大,投資者縱使看好和黃股價前景,實在無必要令自己持有的窩輪面對高昂的時間值成本,相反應考慮中期(4個月以上)及較貼價的窩輪。
至於另一藍籌中國移動(941),股價亦已連跌4個星期,由上月中39.3元高位計回落幅度超過1成,比和黃跌幅更大,不過,中移動跌近去年10月的徘徊區有趁低吸納,股價自低位35.3元破腳穿頭強勁反彈,後市如可上破37元,走勢可望進一步好轉。短線股價可能在10日線36.5元及50日線37.5元之間上落,投資者可考慮作上落市買賣。如看好中移動後市,可選擇中期輕微價外輪,例如2256,行使價為38.08元,7月中到期,提供7.9倍實際槓桿,引伸波幅約29.8%。相反,如看淡中移動短期走勢,中期輕微價內認沽證之選有2181,行使價37.78元,今年6月尾到期,提供5.1倍實際槓桿,引伸波幅約35.1%。
李錦
法興證券衍生工具部高級副總裁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李錦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作者及其聯繫人士目前持有和黃(013)的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