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細良事件」引蛇出洞,親中「愛國」人士發飆抓狂,按捺不住,大罵劉細良過往曾「尖刻批評」所謂「傳統愛國派」人士,因此屬於「反共」,掀起「批劉倒曾」的新運動。
特區許多「傳統愛國人士」,三十年來做了許多儍事,也表過不少蠢態,近如「六四」前後之見風駛舵,遠如一九六七年暴動破壞資本主義制度、擁護四人幫反對鄧小平,香港人不是儍蛋,知道香港查無「傳統愛國人士」,只有「傳統風派人士」。
反對「傳統愛國人士」亦即「反共」?視乎中國最高層的胡錦濤、溫家寶,有沒有把一個「共」字的「專營權」,批發給特區的「親中愛國」陣營獨家代理。然而不論江澤民還是胡溫,只規定特區治港,「要以愛國者為主體」,今日治港的「主體」,是特首曾蔭權、政務司司長許仕仁、財政司司長唐英年,這三位主體人士,兩個是港英餘孽,一九六七年暴動時似乎不但沒有放過炸彈,而且主張鎮暴,一個是上海紗廠之後、留學美國,也是前「港英」立法局議員,「傳統愛國派」沒有一個人晉身特區「管治班子」,可見胡溫心目中「愛國者」的「主體」,絕不是指一九六七年紅五月出身、日後自稱「受盡委屈」的「親中愛國原教旨主義」人士。
劉細良先生以往的言論,極其量只是「反土共」,並無尖刻批評過胡錦濤和溫家寶,而只有胡溫,才是今日一個「共」字的唯一法權持有人,則劉細良何「反共」之有?
特區親中「愛國」派的躁狂,不但掀起「倒曾潮」,在特區製造思想混亂,也激發新一輪政治爭論,與曾蔭權聲稱「埋頭專注經濟民生」對着幹。
論反共,香港六百萬人皆反共,否則中國收回香港主權,鄧小平不會承諾「資本主義五十年不變」,一早就引進共產主義大鍋飯制度,連北角的親中「愛國」人士,今天也應該穿着毛裝,在「新光人民公社」的食堂排隊領稀粥了,對不對?
至於「傳統愛國人士」一直為何無法獲得「中央」欽點為特首,這是他們自己與「中央」之間的問題,打小報告不成,大可趁三月的「兩會」,在北京光明正大提出質問,甚而今年派人出「選」特首,跟曾蔭權拼了,勿讓一人「隻手遮天」,甚或怒從心上起,索性與陳方安生「勾結」,走上街頭,全力爭取二○一二年普選,則或許二○一二年的特首,就是親中「愛國」人士,港人一定大為欣賞,勿以「冷戰思維」阻撓政治家曾蔭權施政,擴大香港社會的深層矛盾,套一句親中「愛國」的論政結語八股:則「國家幸甚,民族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