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調查 揭敢怒不敢言<br>12%護士曾受性騷擾

公立醫院調查 揭敢怒不敢言
12%護士曾受性騷擾

【本報訊】白衣天使的工作並不是如天使般美好,一項調查顯示,逾七成前線護士在工作期間受到不同程度的侮辱,一成二護士更曾受性騷擾。多數受害護士事後敢怒不敢言,有立法會議員表示,護士受委屈會導致情緒低落,最終影響醫療服務質素。

急症室常遇暴力

新一期《香港醫學》雜誌刊登香港首個有關護士在工作場所面對侮辱及暴力的研究報告,香港大學醫學院以問卷形式訪問瑪麗醫院的護士,於○三年四月至○四年四月的一年內曾在工作場所受到的侮辱,四百二十名護士回答問題,男女護士比率為一比十一。調查發現七成六護士曾經歷不同程度的侮辱及暴力對待,包括辱罵達七成三、欺負為四成五、身體攻擊是一成八,而性騷擾則佔一成二。
八成二受訪護士遭辱罵或粗口問候後會向朋友、家人或同事傾訴;四成二人則當作若無其事;但亦有受訪護士透過購物、祈禱或報復來宣洩不快。一名受訪護士更稱,曾因被辱罵及遭受肢體襲擊而自殺,幸被救回。
調查顯示,護士面對暴力的「重災區」為急症室及男性病房,面對暴力比率分別為百分百及百分之九十一;而暴力主要來自病人及病人家屬,也有少數來自同事、醫生及上司等。

被當氣袋只啞忍

本身為註冊護士的立法會議員李國麟稱,對調查結果並不驚訝。身為護士管理局成員的他,曾接觸不少護士被病人或病人家屬打罵或非禮個案。他指出因護士工作與病人很接近,有女護士曾被病人摸手腳、摸臀,甚至胸襲。此外,去年曾有男護士因「手腳慢」,被病人家屬推向牆叉頸襲擊,最後需報警求助。
他表示,病人及家屬心情欠佳可以理解,多數護士被當作出氣袋也只會「當自己唔好彩」而啞忍,但當眾被粗言辱罵,始終會感到難堪及情緒低落,很有可能影響醫療服務質素。他促請醫管局增強對前線護士的支援,及不要鼓勵投訴文化,致護士被病人痛罵完再被上司斥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