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聯儲局主席伯南克首度出席眾議院的聽證會,明確地表示在經濟問題上,對付通脹仍是其首要任務,而息率政策將會愈來愈依賴經濟數據的表現,必要時將可能作出多次加息行動,以防通脹惡化。
這番說話,一方面顯示美國仍有加息空間,令市場再度關注加息周期可能仍未完結;另一方面亦印證了市場的看法,就是學者身份的新主席果真着重於數據來行使政策,而控制通脹更明確地成為聯儲局的重要任務。既然結果大致與預期相符,利率及滙市對此皆沒有太大反應,長期利率繼續處於低位徘徊,30年國庫券報4.5厘左右。
氣氛未因加息惡化
長債回報偏低,但年期則長達數十年,吸引力自然不高。上周五拍賣的30年長期國債是相隔了4年多後才重新發行,反應僅有2.05倍的超額認購,屬於一個非常低的水平。
美國債券的發行形式,是以拍賣方式進行,投資者可以用心中認為合理的價格認購。與一般拍賣的方法相同,最有利拍賣方的入標價者,可優先列入獲分配名單,發行價格亦由此定出。但無論如何,入標價也會接近市場上年期相近的債券,令新一批債券的發行價體現市場價值。
從長債這段時間的表現,大致上可得一堆結論──市場的預期仍然沒有改變,美國的加息速度和幅度應不會太過份,投資者暫可略為放心。當然,要全面分析,還需要參考其他因素,譬如與短債息率的比較等。
最後要補充的一點是,長債重新發行雖然反應欠佳,但仍有其好處。由於多年沒有發售,令市場上的長債年期僅餘下約25年,重新發售30年長債,令孳息曲線再度呈現較完整的圖形,其他發售長債的企業也易於取得合理的參考指標。
陳鳳翔
中國工商銀行(亞洲)助理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