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經懂得「食腦」的商人包裝,成為一個消費旺節。對鮮花的市場需求,簡直求過於供。半打玫瑰花,叫價逾千元,但不少男士居然面不改容,搶着大破慳囊,以致有花店事先收了顧客金錢,事後卻無花供應,引起買家鼓譟。坦白講,男士滿肚密圈,準備拿着鮮花獻給女友,而女士亦滿心歡喜,準備收到鮮花後向同性炫耀一番,但忽然無花,的確大殺風景。
千萬別看輕一束玫瑰花。這束花,從經濟學角度分析,實在大有文章,因為這束花具有傳遞訊息的作用。
對決定向女士送花的男性來說,花可以是打破拙於辭令的「最佳代用品」,直擊女士芳心;也可以是口甜舌滑的「最佳輔助工具」,弄得女士笑不攏嘴;也可供自作多情的男士,作策略性訊號之用,成為「最佳試探物」,投石問路,測試「目標獵物」的反應。一旦得到明確線索,便可採取下一步行動;試探失敗,及早全身而退。可以說,這一束鮮花,對男士來說多麼有用啊!只要有效用,需求遽增,賣家就可以坐地起價。
市場動力來自人性
對盼望收到鮮花的女士來說,拿着一束玫瑰花,滿臉驕傲(當然有些是偽造的),無論走在街上或在辦公室裏,都很享受別人投來的「艷羨」目光。但更重要的一點是,這束花正好向外界傳遞一個訊息──自己不乏追求者,這不僅表示自己貌美如花,具吸引異性的條件,更可藉此「鮮花訊息」,希望招來更多異性加入競爭,增加自己擇偶的選擇機會。
所以,到了情人節,即使平日如何吝嗇,未婚男士(當然不排除有已婚男士)都樂意「荷包出血」,以千元買入半打玫瑰花,透過「花的訊息」達到各自不同的目的;而女士也對是否收到鮮花(當然也有女士送花給自己),以致影響情緒。很明顯,一束「會說話」的玫瑰花,擔當了傳遞訊息的特殊任務。
商人成功包裝情人節,但如果沒有市場力量支撐,也難變得出花樣。推動市場發展是甚麼力量?很清楚看到就是人性慾望。所以海耶克所講人類合作的「伸延秩序」(ExtendedOrder),比中央計劃優勝萬倍,就是因為市場有人性,社會主義違反人性,注定慘敗。
江哲
讀者如有任何意見或報料,歡迎發送電郵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