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個故事<br>畢加索邂逅情人由憐生愛

一個人一個故事
畢加索邂逅情人由憐生愛

男人愈壞,女人愈愛。相反,女人愈可憐,男人就愈愛。就是出於這顆護花之心,藝術大師畢加索(PabloPicasso)當年跟比他年輕二十六年的情人馬爾(DoraMaar)相戀八年,成為他名作《哭泣的女人》(WeepingWoman)的主角。這段有血有淚的感情,雖然最終未能開花結果,但兩人為對方繪畫的畫作、拍攝的照片,卻成為不朽的愛情見證。

見伊人以刀抽插指縫

一個是抽象畫大師,一個是攝影師,畢加索與馬爾的八年情,擦出愛火花,亦造出一件件藝術品,有他為她繪的畫,也有她為他拍的照,兩人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分手六十年後,他們的作品「重聚」了,前天(周三)首次在法國巴黎(Paris)的畢加索博物館一同展出,道出一個鮮為人知的愛情故事。
一九三六年,來自西班牙的畢加索在巴黎一間咖啡店邂逅馬爾,畢加索目不轉睛看着坐在對面的馬爾,除了被她的天使面孔吸引,也因為她當時正拿着小刀,不停在指縫間抽插。插歪了,手套滲出了一絲絲的血紅色,但她還是繼續插。馬爾為何這樣做已不重要,畢加索這刻已動了情,兩人一起離開咖啡室時,畢加索更要求拿走她的血手套,留為紀念。
馬爾成為畢加索的創作靈感泉源,成為他多幅名作的主角,而畢加索也成為馬爾的攝影對象。兩人以藝術作為感情交流的工具,共度八年歡樂時光,但最後還是敵不過第三者。一九四五年,畢加索另結新歡,馬爾整個人崩潰了,從此過着隱居生活,孤獨終老,陪伴她的只有為畢加索拍的照片,和他為自己繪畫的畫作。到一九九七年馬爾逝世後,這批作品才曝光,揭開這段有血有淚的情史。
英國《衞報》/澳洲《時代報》

圖為畢加索一九三七年在沙灘上日光浴的情景。美聯社

畢加索名作《哭泣的女人》系列,都是以馬爾為主角。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