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教改」大家可能有不同意見。但相信沒有人會質疑「實踐中學習」這個概念。正如學習打高爾夫球或講普通話,我們絕對不能只看或聽。近年國際成就計劃香港部的「學生營商體驗計劃」正好提供一套有理論有實踐的學習工具。筆者今年首次參加這個計劃。作為一班中六學生的「商業顧問」,我在第一次的課堂上表示很羨慕他們。原因有二:第一,這個為期十多星期的「免費」計劃,其內容可媲美一個價值以萬元計的行政人員課程。第二,其互動及實用性非常高,若學生能積極參與,其所體會比許多在商界工作了數年的大學畢業生說不定還要多。
雖說「營商」,但重點並不只在於展銷會內售賣其自創產品的成績。在每一個管理範疇(如籌組團隊、撰寫計劃書、產品研究、市場推廣、人事及財務管理、周年滙報等事項)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都可學會理論知識、如何實踐、事後檢討及改進更新這四個環節的重要及相連性。
未能跳出框架
這批中六學生可說是我們的明日棟樑。幾年間,不論他們自行創業或進入商業機構工作定有一番貢獻。綜合我對這班中六生以及近年來一些商業機構的觀察,我看到他們都很努力及善於執行。然而在創意及策略研究方面,仍有很多改善空間。產品創意方面,大多沒能力或勇氣跳出既定框架,管理層多傾向以負面角度看待新意念。除沒有脫穎的新創意外,亦往往不能注入增值元素令舊有產品或服務更為突出。優良的策略,可使一件平凡的產品或服務更能突出它的特性及全面發揮一隊團隊可帶來的作用。
總括而言,學習、實踐、檢討、改進不僅是學生營商的重要元素,亦是社會躍進的基本方程式。
黃冠業
年青會計師協會
www.30sGrou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