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信用保證集團(JCG,626)以45億元巨資向亞洲金融(662)收購亞洲商業銀行,對亞洲金融股東而言如坐過山車,該股昨日復牌,先高開後急挫7%,在下午3時再倒升近5%。不過,JCG股東則如坐針氈,因為仍未復牌,而巨額收購的背後是需要股東供股集資20億元。
【本報訊】JCG大股東馬來西亞大眾銀行高級總經理梁覺誼昨日表示,交易額約55%來自股本集資(即約24.75億元),餘額透過發債籌集。完成交易後,會保留大眾財務(JCG集團旗下在港接受存款公司)、亞洲商銀及大眾銀行香港分行三者的獨立法定地位,但將透過交叉銷售及合作發揮效益,集團亦會珍惜亞洲商銀的員工,並在配合業務需要時增聘人手。
考慮整合重叠部門
市場普遍認為,JCG以收購亞洲商銀出價過高,但JCG集團執行董事陳玉光表示,本港可出售的銀行已經「買少見少」,最重要是亞洲商銀涉及的「銀碼細」,其他帳面值已數十億元的銀行,「市帳率1.1或1.2倍」金額可能已不菲,透過收購亞洲商銀,是進入國內市場及建立包括本港銀行業務在內的大中華平台,「最快」及「最簡單」的途徑。
目前亞洲商銀員工超過300人,他指出,大眾於90年代收購JCG後,亦沒有裁員或減少員工支出,待收購完成後,亞洲商銀將改名,具體名稱待定,但會反映作為大股東大眾銀行集團成員的聯繫。梁覺誼補充,亞洲商銀與大眾財務的網點位置,沒有太大重叠,惟後勤部門或距離相近的業務總部,可考慮整合。
對於收購亞洲商銀的協同效益,及何時對JCG每股盈利帶來增值貢獻,梁覺誼及陳玉光均指言之過早,但陳氏認為,購入亞洲商銀最顯著的效益,將令JCG日後資金成本顯著下降,目前該公司向客戶提供的存款利息約為3.75至4厘,一般銀行儲蓄息率為2厘多至3厘,兩者相距約1至2厘,粗略估計JCG最少可因而減省資金成本20至30%。
大眾銀行承諾包銷
JCG集團昨仍然停牌,停牌前報7.9元,梁覺誼表示供股詳情尚待敲定,相信從中長線角度看,交易可為股東帶來長遠增值效益,陳玉光表示,JCG大股東大眾銀行已承諾全面包銷供股事宜,但集團無意私有化JCG,由於JCG的股本回報率((約19至20%)高於亞洲商銀,收購後加上股供效應,會攤薄JCG每股盈利,惟他相信攤薄影響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