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手指:中南海的自由市場推銷員

金手指:中南海的自由市場推銷員

繼北韓金同志上陣子「神州遊」之後,緬甸總理亦都走訪大江南北。這兩個國家,都是封關鎖國的地方,所以該國領導人來神州取經,看看小平同志推行改革開放的成果,都是好事,當然最好加多一個站,來香港看一看自由的好處。可能好多讀者會問︰「幾時中南海諸公都變咗做自由市場推銷員?」
現在緬甸經濟其實面臨崩潰,政府本身亦都岌岌可危。軍政府對政變內憂,已甚至要用遷都。孫柏文想起中國歷史,遷都多數會帶來新政權,一旦政權一改變,都不知誰會上台。
雖然緬甸只不過是東南亞三流小國,不過對我國來說,緬甸除了擁有天然氣之外,還可以興建一條由印度洋直達中國的輸油管。現在中國八成入口的原油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一旦緬甸出了甚麼亂子,可以牽連極廣。
老實說,東南亞小島國新加坡都可以扮演原油中轉站的角色。不過話說回頭,新加坡領導班子,首要問題是自己在50年後還會存在嗎?在國際政治舞台上打滾,對新加坡來說,一定要埋堆。
為國家存亡,一定會選擇世上最強大的國家,所以最終埋花旗國堆,絕對會令中南海諸公頭痛不堪。再問各位看官一條時事常識問題︰「新加坡龍總理,上任前最後一個外訪的地方是哪裏?」(答案在本文最後)
沒有石油,經濟停頓是小事,但連坦克車都死火,那就大件事了,所以緬甸現政權對我國的重要性有多大,各位自行判斷。不過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格Sir苦肉計成功嗎?

看公仔箱,伯南克第一次出席花旗國國會開咪;格林斯潘年代在孫柏文心中亦劃上句號。格林斯潘退休一事,已經被傳媒分析、分析、再分析了。任內他把花旗國的物價指數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抑或連番製造泡沫,也不必再多講了。其實本人最感興趣的,還是他與一個像聯邦儲備局樣「人治」組織的關係。
小道消息云,格林斯潘不相信主觀經濟數據主導的政策,所以沒有採用一套「人治」式的貨幣政策。但是正當他採取了一套「人治」式的貨幣政策,他便要解決「人治」式架構的最大問題。
人治的最大問題,就是領導人退位之後,世人不知道政策會否180度逆轉。領導人無能,換人試試都無問題。可是世人都覺得領導人英明神武無所不能,繼任人將會面對前所未有的壓力。其實當初格林斯潘何嘗不是飽受過這種壓力。記得他升官當日,債市以5年來最厲害的單日跌幅來祝賀他,兩個月後全球股市更加多了一次股災來助興。
所以在2000年,當他知道自己在位時日無多,便自已打破了「無所不能」的形象,既沒有對製造納指5000點泡沫道歉,更加對樓市另一個泡沫表現得漠不關心,繼而令金融界「知識分子」覺得他老了,是時候換人了。可惜,格林斯潘無所不能的形象仍然根深柢固。所以不排除股市、滙市幫伯南克新主席放煙花賀一賀。花旗國長息再一次扯高,市場是否現在向投資者發請帖呢?
雖然未知聯儲局是否可以順利過渡。不過,這個「成功領導人如何在人治組織saygoodbye」的問題,都可以再研究。相信下一個要鑽研這問題的,應該是東南亞小島國的光耀伯伯。

英文愈來愈淺

講起開咪,新美金上帝伯南克跟格林斯潘最大的分別,就是伯南克答問題清晰易明。大家都知道世上有三種英語,前宗主國式英語、花旗國式英語和「格」式英語。一般紳士淑女,都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先聽得明「格」式英語。以前格林斯潘到國會開咪,孫柏文都只會聽到一兩成內容。今次伯南克開咪,對聽到差不多十成答案,非常雀躍。
孫柏文最喜歡的環節,是伯南克答一些對貨幣政策完全無關的問題。他對教育政策的看法,令人非常鼓舞。他說,政府資源投向教育政策時,應以學生為本,而不是以學校或教育官僚為本。政府應以「學生選擇」為主道和利用「市場機制」去幫助學生。一定激到那些主宰成千上萬學生命運,自覺「神」一般的教育官僚彈起。
其實,教育官僚推行「普通」教育的原因好簡單。就是教育高官及議員的子女在國際學校或國外中學畢業時,不同跟其他窮家學生爭「劍橋」的學位。唔信?您自己問他們吧!(第一段問題的答案:台灣)
孫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