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面對不少聲音指出,政府今年收入明顯增加,力促政府減稅惠及民生,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昨天接受電視台訪問時反駁,只留意政府收入,而不留意政府支出的看法過於「單一及表面」,暗示政府明年仍要背負一大筆開支,減稅空間不算太大。據悉,政府財政狀況未如理想的主因包括下年度須償還二十五億元債券,兩鐵合併遙遙無期亦阻礙政府開源。
債券須還二百億
將在下周三發表任內第三份財政預算案的唐英年,昨天接受電視台訪問,被問到外界認定政府今年收入大增,應該進行減稅時指,外界只看到政府收入,未有留意支出部份,直指有關看法太單一及表面。唐更透露政府非經常性收入,如賣地收益,根本較預期為少。
接近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政府下個財政年度尚背負多項大筆開支,包括下年度起須正式償還合共二百億元的政府債券。政府資料顯示,明年首年的償還金額便達二十五億五千萬元,數款不可忽視。此外,當局在扶貧問題上亦會大灑金錢,消息人士強調,「夾夾埋埋就唔係筆細數」。
兩鐵合併遙遙無期
相反,收入方面,部份政府預計可透過出售資產而獲得的收益,未必能按原訂時間表收取。消息人士舉例稱,機場管理局早前表明,不會在短期內上市;兩鐵合併方面,則因東鐵意外頻生影響進度:由於東鐵未挽回聲譽及公眾信心前,當局不會落實合併,料合併一事一年半載內沒有新進展,令政府出售有關資產遙遙無期。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鄭家富表示,當局曾經承諾明年年底向立法會交代兩鐵合併時間表,惟至今政府尚未就此向立法會作出滙報,相信是與環境運輸及工務局有太多議題,如空氣污染等事宜須處理有關,料短期內不會有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