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促監管環保措施<br>兩電污染度勁過內地同行

議員促監管環保措施
兩電污染度勁過內地同行

【本報訊】一名患哮喘的渣打馬拉松選手於賽事中昏迷,最終不治,令各界關注空氣污染問題。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表示,若按照排放密度計算,本港兩間電廠所產生的污染物,其實遠較內地電廠嚴重。有環保人士亦指出,本地電廠絕對是馬拉松比賽當日「激化」空氣污染程度的元兇。立法會昨辯論開放電力市場,多名議員要求政府加強監管電廠的環保措施。 記者:雷子樂 謝穎詩

綠色和平空氣污染項目主任周思中昨引述粵港兩地政府在九七年合作進行的空氣污染研究表示,按每平方公里面積所產生可吸入懸浮粒子、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量計算,香港本土的排放密度均遠高於內地。他強調,有關數據與近年情況差別不大。

污染區域視風向而定

周思中引述報告指,二氧化硫在香港的排放量為每平方公里七十公噸,但珠三角的數據只是十二公噸。在本港,逾九成二氧化硫來自兩電廠房。「珠三角區域大過香港,產生污染物自然較多,但按照排放密度計,香港電廠嘅污染密度勁過內地電廠好多。」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也表示,香港的土地面積較珠三角小,但用電量極高,污染物確較內地「集中」。
兩電廠房對本港區域的污染,視乎風向而定。周思中指出,中電位於青山的發電廠,在吹西北風時會污染東涌,夏天吹西南風時會污染大埔、新界西北等地。港燈發電廠在吹西南風時會污染荃灣、葵涌、港島中西區。周說:「渣打馬拉松發生嘅意外,已反映到香港空氣污染問題,影響到市民做運動嘅自由。」
文志森直指,本港電廠排放的污染物,激化本周日馬拉松賽事的空氣污染程度。他解釋,上周五、六本港吹東北風,大量內地污染物吹到香港,至周日早上本港處於「靜風」狀態,外圍污染物積聚,加上電廠、汽車產生新污染物,加速空氣質素惡化。
中電回應指出,本港的污染問題主因區域性污染,但沒有否認本地污染源頭主要來自電力公司及汽車排放。

議員批評無着力監管

立法會昨辯論開放電力市場,提出動議的陳偉業要求政府推行措施,確保電力市場不被壟斷,並監管發電廠合乎環保標準。議員郭家麒指出,馬拉松比賽喜事變悲劇,主要是空氣污染問題,批評政府沒有着力監管兩電減少排放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