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消委會唔識自由經濟

曾淵滄專欄:消委會唔識自由經濟

消費者委員會點名批評本港銀行加息步伐與美息不一致,有時還超加、追加利率,使貸款人失去預算;同時,不同銀行有不同的最優惠利率,亦令消費者覺得混亂。
我覺得消委會是完全不了解銀行的運作。很多年前,香港有一個所謂的銀行公會利率協議,讓本港銀行統一利率。實際上,那是不折不扣的破壞自由經濟,是政府橫加干預所致。後來,經濟學家陳坤耀當上了消委會主席後,好不容易才推翻了這個協議,使到銀行運作逐漸返回符合自由市場條件。現在,接任人又把自由經濟拋諸腦後,再對市場橫加干預起來。

利率不同何來亂?

為甚麼滙豐銀行能在港一家獨大?其實是拜當年的利率協議所賜。大家不妨想一想,當全港銀行的利率是一樣時,你的錢會存放在哪裏?答案當然是滙豐。這是港英政府特別照顧英資的滙豐,培育滙豐成為本地的中央銀行。
銀行取消利率協議,不同銀行可以付不同的存款利率,亦可以收取不同的貸款利率,這不是更好嗎?不論是有存款又或是有貸款的消費者,都可以因應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借貸條件,自由選擇和比較,各適其適。這就是自由市場,又何來混亂之有?
消委會批評香港銀行不跟隨美國利率走勢,更是無知的表現。如果不是金管局去年推出所謂的優化聯繫滙率新措施,香港銀行的利率今日仍會很低,因為銀行持續水浸。
至於超加、甚或追加利率對消費者不公平的指摘更是莫名其妙。實際上,對消費者而言,銀行利率是高是低,對消費者是好還是壞,得看消費者是存款者還是借款人而定。利率高,對貸款者不利但對存款者有利,為何消委會只考慮到貸款者利益,忘記了銀行客戶中也有存款者?
還有,消委會批評銀行突然追加利息,使貸款者失了預算,但它卻好像忘了所謂追加,是美息已加而港息未加。為甚麼消委會不去批評美國加息令香港貸款人失去了預算?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